Ponder
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一位醫者開立的另類處方箋,
寫給也會生病的自己、行醫生涯中交會的病人、
身處其中的醫療體制,以及心心念念的社會世界。
「這些短文和隨筆都寫於清晨時分,在我窗外街上的電車開始隆隆行駛之前,在大家都還沒醒來的時候。這段時間是我的額外空間,讓我有機會安靜思考,我們身處在會產生某種揮之不去的背景雜音的醫院繁忙中,究竟是在做什麼。……記憶中那個在醫院裡的我,就像個玩著裝扮遊戲而上氣不接下氣的小女孩。然而,那時所留下的白紙黑字,證明了我還能夠保有一些零星的思考時間。」
希區考克醫師在熙來攘往的公立醫院裡服務,與背負著各樣生命故事的病人相遇,包括一心依賴藥物而拒絕做出生活改變的中年女士、堅信靈氣療法而導致嚴重肺炎的年輕男子、只能從食物獲得慰藉的孤獨暴食症患者、做過多項檢查卻找不出問題所在的絕望病人、因各專科推諉收治而被懸置在急診處的未分類病患。這些揪心的交會經驗,令她寫下深刻的行醫體悟:「醫師坐在診療椅上,面對的並不是腎臟和心臟,而是複雜、有衝突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
除了凝視眼前的病人,她也不斷回望自身的生命經驗,像是恣意吸菸與探索非法藥品的混亂青春期、從文科生轉變為醫學生的心路歷程、在宛如「男士俱樂部」的白色巨塔裡懷抱性別意識、自己也需要「過度檢查」才能安心的時刻、到偏鄉醫院服務目睹的光怪陸離現象、被病人家屬無理指控的椎心之痛、主治病人在自己的醫療決策下過世的巨大失落。
她還從各種視角來思索醫療體制本身,以及醫療與社會的關係,諸如大型藥廠與執業醫師的糾纏關聯、主流醫學和另類醫療的整合辯證、將社會問題簡化成醫療問題的後果、反毒大旗下的藥物禁令與大麻研究、醫療的消費者模式對醫病關係的衝擊、醫學院挑選入學生的機制設計、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戴口罩的公民義務與疫苗分配的正義問題、疾病篩檢的效果及迷思、全民健康照護體系與私人醫療保險的競合。
曾獲文學獎的希區考克醫師以她的敏銳心靈及生花妙筆,寫下見聞過的醫院風雲和世間百態。這些時而哀傷動人、時而幽默慧黠、時而批判反諷的細膩文字,顛覆了主流的論述與思維框架,為我們開啟一扇又一扇的思索之窗。
專文推薦
劉介修∣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共感推薦
「醫生對於你而言,是如何的存在?透過本書,身為醫師的作者紀錄下工作過程的反思與感受。她成功還原白袍外立體的樣貌──不只是求學時遙望其校排名背影的同學,不只是在診間冷靜聽人揭露身體秘密的專業訓練者,醫者是人,於是她/他腦中運作專業判斷時,必定同時也有思考、感受生成。它們必然帶來稜角、限制,卻也使醫療與制度、與社會、以及與各個生命經驗產生雙向連結及互動。
作者Karen,使人想起約翰•伯格的《幸運者: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有的醫生是手藝人,有的醫生是政客,有的醫生是實驗員,有的是慈善長官,有的是商人,還有的是術士,不一而足。但也有一類醫生,如同船長,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想要體驗世間一切可能。』」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街頭生存指南》共筆作者)
「人類很容易對自身職業感到麻木,所以我們身體裡的種種災難,對忙碌的醫師來說,通常只是日復一日的例行工作。不難察覺的是,工作超時的專家有時候對你我的病痛難掩厭煩──就醫求診時頻頻出現的各種負面感受,正是打開這本《處方箋》的最佳理由。
澳籍作者希區考克醫師,用她那帶著文學詩意的筆,寫下富於人性的醫療現場觀察;也反思肥胖、成癮、焦慮背後的社會困境。她有種尖銳的誠實,『全科醫師最厲害的技能之一,就是有辦法區分憂傷的人和生病的人。』可是也有一種沁人的悲憫,『我們把一些人安置在養護之家,那個地方加速他們的認知和身體衰退。』也許環繞你我的各種疾病或不健康,除了病理性的調適以外,同時也不能缺少這樣一本,反思健康政治、洞悉醫病矛盾的另類醫療散文。」
——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幾年前還在急診服務的時候,曾聽同事轉述一位病人在得知看診醫師前去上廁所的當下,說出:『蛤?醫生也會放尿(pàng-jiō,意指解小便)喔?』的回應。像這樣不經意脫口而出的玩笑話,正反映出醫師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是足以抵制命運轉輪的神格化的存在。然而醫師也不過是跟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對生命有過困頓和猶疑的平凡人。凱倫•希區考克身為一名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目睹人生中各式各樣苦難的臨床工作者,她對醫療現場的照護實作有著深刻的思辯及反省。而透過這樣的反省,也讓我們更加體會到醫師做為一個『人』的脆弱及有限性。她並且一再地告訴我們,生活極其不易而心靈是多麼需要被妥善地照顧,一昧簡化地開藥和安排檢查絕對不會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陳俐伊(個案管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對於社會大眾而言,穿上白袍的醫生,有如擁有可以解釋身體疾患、消滅病痛的專業權杖。在練習操演權杖的過程中,醫生似乎時常理所當然被視為『拯救生命』甚至解決各種社會健康問題、高不可攀的「英雄」。然而,當醫生逐漸成為被社會形塑與賦予期待的權威角色,『機智的醫生生活』在醫治疾病到助人求生之間,如何思考各種生命狀態的意義價值?《處方箋》作者希區考克醫生,就像是卸下白袍的友人,以廣闊而犀利的『局內人』的視角,娓娓道來醫界人生日常百態與所處社會的關係。本書不只映照出醫者在各種診療現場、在醫療體系、市場力量與多元社會價值之間,每日面對生命政治衝突與抉擇中生活的個人處境,作者也引領讀者深入淺出地反思醫療作為解方的多重意涵。」
——陳懷萱(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原是念英文系的作者,進了澳洲第一所不單以分數作為評量標準的紐卡所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醫學院,成為臨床醫師。這本結合批判觀點與醫學臨床經驗的醫師生命敘事,透過一位女醫師的視野,讓我們深入反省老化、死亡、肥胖、憂鬱症的醫療現場,是如何扣連到當代的社會、文化、醫療制度與保險、國家政策、跨國藥廠乃至於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邏輯。對作者而言,醫療現場是相互主體性存在,醫師的決策往往超越教科書式的一套標準答案,打破非黑即白、人文社會科學與實證醫學彼此的隔閡。這本書對生命、醫療與現代社會文化交織的複雜性,提供了睿智與犀利的思考。」
——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研院人文講座(陽明、國防、北醫)授課老師)
寫給也會生病的自己、行醫生涯中交會的病人、
身處其中的醫療體制,以及心心念念的社會世界。
「這些短文和隨筆都寫於清晨時分,在我窗外街上的電車開始隆隆行駛之前,在大家都還沒醒來的時候。這段時間是我的額外空間,讓我有機會安靜思考,我們身處在會產生某種揮之不去的背景雜音的醫院繁忙中,究竟是在做什麼。……記憶中那個在醫院裡的我,就像個玩著裝扮遊戲而上氣不接下氣的小女孩。然而,那時所留下的白紙黑字,證明了我還能夠保有一些零星的思考時間。」
希區考克醫師在熙來攘往的公立醫院裡服務,與背負著各樣生命故事的病人相遇,包括一心依賴藥物而拒絕做出生活改變的中年女士、堅信靈氣療法而導致嚴重肺炎的年輕男子、只能從食物獲得慰藉的孤獨暴食症患者、做過多項檢查卻找不出問題所在的絕望病人、因各專科推諉收治而被懸置在急診處的未分類病患。這些揪心的交會經驗,令她寫下深刻的行醫體悟:「醫師坐在診療椅上,面對的並不是腎臟和心臟,而是複雜、有衝突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
除了凝視眼前的病人,她也不斷回望自身的生命經驗,像是恣意吸菸與探索非法藥品的混亂青春期、從文科生轉變為醫學生的心路歷程、在宛如「男士俱樂部」的白色巨塔裡懷抱性別意識、自己也需要「過度檢查」才能安心的時刻、到偏鄉醫院服務目睹的光怪陸離現象、被病人家屬無理指控的椎心之痛、主治病人在自己的醫療決策下過世的巨大失落。
她還從各種視角來思索醫療體制本身,以及醫療與社會的關係,諸如大型藥廠與執業醫師的糾纏關聯、主流醫學和另類醫療的整合辯證、將社會問題簡化成醫療問題的後果、反毒大旗下的藥物禁令與大麻研究、醫療的消費者模式對醫病關係的衝擊、醫學院挑選入學生的機制設計、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戴口罩的公民義務與疫苗分配的正義問題、疾病篩檢的效果及迷思、全民健康照護體系與私人醫療保險的競合。
曾獲文學獎的希區考克醫師以她的敏銳心靈及生花妙筆,寫下見聞過的醫院風雲和世間百態。這些時而哀傷動人、時而幽默慧黠、時而批判反諷的細膩文字,顛覆了主流的論述與思維框架,為我們開啟一扇又一扇的思索之窗。
專文推薦
劉介修∣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共感推薦
「醫生對於你而言,是如何的存在?透過本書,身為醫師的作者紀錄下工作過程的反思與感受。她成功還原白袍外立體的樣貌──不只是求學時遙望其校排名背影的同學,不只是在診間冷靜聽人揭露身體秘密的專業訓練者,醫者是人,於是她/他腦中運作專業判斷時,必定同時也有思考、感受生成。它們必然帶來稜角、限制,卻也使醫療與制度、與社會、以及與各個生命經驗產生雙向連結及互動。
作者Karen,使人想起約翰•伯格的《幸運者: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有的醫生是手藝人,有的醫生是政客,有的醫生是實驗員,有的是慈善長官,有的是商人,還有的是術士,不一而足。但也有一類醫生,如同船長,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想要體驗世間一切可能。』」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街頭生存指南》共筆作者)
「人類很容易對自身職業感到麻木,所以我們身體裡的種種災難,對忙碌的醫師來說,通常只是日復一日的例行工作。不難察覺的是,工作超時的專家有時候對你我的病痛難掩厭煩──就醫求診時頻頻出現的各種負面感受,正是打開這本《處方箋》的最佳理由。
澳籍作者希區考克醫師,用她那帶著文學詩意的筆,寫下富於人性的醫療現場觀察;也反思肥胖、成癮、焦慮背後的社會困境。她有種尖銳的誠實,『全科醫師最厲害的技能之一,就是有辦法區分憂傷的人和生病的人。』可是也有一種沁人的悲憫,『我們把一些人安置在養護之家,那個地方加速他們的認知和身體衰退。』也許環繞你我的各種疾病或不健康,除了病理性的調適以外,同時也不能缺少這樣一本,反思健康政治、洞悉醫病矛盾的另類醫療散文。」
——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幾年前還在急診服務的時候,曾聽同事轉述一位病人在得知看診醫師前去上廁所的當下,說出:『蛤?醫生也會放尿(pàng-jiō,意指解小便)喔?』的回應。像這樣不經意脫口而出的玩笑話,正反映出醫師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是足以抵制命運轉輪的神格化的存在。然而醫師也不過是跟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對生命有過困頓和猶疑的平凡人。凱倫•希區考克身為一名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目睹人生中各式各樣苦難的臨床工作者,她對醫療現場的照護實作有著深刻的思辯及反省。而透過這樣的反省,也讓我們更加體會到醫師做為一個『人』的脆弱及有限性。她並且一再地告訴我們,生活極其不易而心靈是多麼需要被妥善地照顧,一昧簡化地開藥和安排檢查絕對不會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陳俐伊(個案管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對於社會大眾而言,穿上白袍的醫生,有如擁有可以解釋身體疾患、消滅病痛的專業權杖。在練習操演權杖的過程中,醫生似乎時常理所當然被視為『拯救生命』甚至解決各種社會健康問題、高不可攀的「英雄」。然而,當醫生逐漸成為被社會形塑與賦予期待的權威角色,『機智的醫生生活』在醫治疾病到助人求生之間,如何思考各種生命狀態的意義價值?《處方箋》作者希區考克醫生,就像是卸下白袍的友人,以廣闊而犀利的『局內人』的視角,娓娓道來醫界人生日常百態與所處社會的關係。本書不只映照出醫者在各種診療現場、在醫療體系、市場力量與多元社會價值之間,每日面對生命政治衝突與抉擇中生活的個人處境,作者也引領讀者深入淺出地反思醫療作為解方的多重意涵。」
——陳懷萱(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原是念英文系的作者,進了澳洲第一所不單以分數作為評量標準的紐卡所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醫學院,成為臨床醫師。這本結合批判觀點與醫學臨床經驗的醫師生命敘事,透過一位女醫師的視野,讓我們深入反省老化、死亡、肥胖、憂鬱症的醫療現場,是如何扣連到當代的社會、文化、醫療制度與保險、國家政策、跨國藥廠乃至於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邏輯。對作者而言,醫療現場是相互主體性存在,醫師的決策往往超越教科書式的一套標準答案,打破非黑即白、人文社會科學與實證醫學彼此的隔閡。這本書對生命、醫療與現代社會文化交織的複雜性,提供了睿智與犀利的思考。」
——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研院人文講座(陽明、國防、北醫)授課老師)
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
老年人、脆弱的人,就是我們的社會。
他們曾經努力過、愛過、活過,且能繼續做到。
他們是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是我們的照顧者和鄰居。
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是我們每一個人。
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曾獲得文學獎的內科醫師凱倫•希區考克,以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展開脆弱性的敘事書寫。
她穿越記憶的隧道,回望年輕的自己在面對親人生命老化及消逝時的深沉無能為力。就讀醫學院期間,肺部纖維化的外婆正在經歷人生的最後階段——從鼻孔固定插著製氧機長管子的居家日常,到最終入住安寧病房度過餘下的時光。在那些年間,母親每星期都會到養護中心探望有嚴重失智症的姨婆,有時會打電話要她一起去,也會告訴她姨婆在養護中心受到的各種屈辱,而那些細節是她最不想聽聞的。她剛成為醫生的第一年,罹患血癌的父親住院時因不慎跌倒而顱內大量出血,主治醫師交代家人們好好想一想「父親會想要怎麼做」,往後幾年她經常在半夜驚醒,糾結於當時選擇放棄治療是否做錯了決定。
埋藏心中的回憶伴隨著她的行醫生涯。她在診間和病房裡與形形色色的病患及家屬相遇,溫柔地凝視並靠近這些「複雜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拒絕服藥且不配合限制水分攝取、又會攻擊妻子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艾利克;在送醫途中因供氧過量而導致昏迷、卻被直接送往安寧療護的老奶奶佩莉;愛妻和愛犬皆已離世、自覺一無所有而只是個麻煩老人的福瑞得;仍充滿機智和生命力、但在家人安排下被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大衛;在養護中心過得意興闌珊、需要女兒同意才能安裝心律調節器的喬治;因出手打了照護員而被送到醫院來、又在譫妄的狀態下辱罵護理人員的芬曲太太;年輕時曾遠赴勞改營為丈夫請命、年老時被強制安置在養護機構的伊蓮娜……。
希區考克醫師讓她筆下的各個生命案例,幽微地映現出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式議題,像是社會排除、年齡歧視、無效醫療、過度醫療、醫療永續性、安寧緩和照護、預立醫療計畫、死亡醫療化、安樂死等等。她的書寫並非振振有詞的倡議檄文,而是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臨床所見所思,凝結成一本深刻而動人的文集,以此向所有人發出懇切的思辨邀請: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該如何共構屬於全民的「親愛的人生」?
他們曾經努力過、愛過、活過,且能繼續做到。
他們是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是我們的照顧者和鄰居。
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是我們每一個人。
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曾獲得文學獎的內科醫師凱倫•希區考克,以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展開脆弱性的敘事書寫。
她穿越記憶的隧道,回望年輕的自己在面對親人生命老化及消逝時的深沉無能為力。就讀醫學院期間,肺部纖維化的外婆正在經歷人生的最後階段——從鼻孔固定插著製氧機長管子的居家日常,到最終入住安寧病房度過餘下的時光。在那些年間,母親每星期都會到養護中心探望有嚴重失智症的姨婆,有時會打電話要她一起去,也會告訴她姨婆在養護中心受到的各種屈辱,而那些細節是她最不想聽聞的。她剛成為醫生的第一年,罹患血癌的父親住院時因不慎跌倒而顱內大量出血,主治醫師交代家人們好好想一想「父親會想要怎麼做」,往後幾年她經常在半夜驚醒,糾結於當時選擇放棄治療是否做錯了決定。
埋藏心中的回憶伴隨著她的行醫生涯。她在診間和病房裡與形形色色的病患及家屬相遇,溫柔地凝視並靠近這些「複雜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拒絕服藥且不配合限制水分攝取、又會攻擊妻子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艾利克;在送醫途中因供氧過量而導致昏迷、卻被直接送往安寧療護的老奶奶佩莉;愛妻和愛犬皆已離世、自覺一無所有而只是個麻煩老人的福瑞得;仍充滿機智和生命力、但在家人安排下被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大衛;在養護中心過得意興闌珊、需要女兒同意才能安裝心律調節器的喬治;因出手打了照護員而被送到醫院來、又在譫妄的狀態下辱罵護理人員的芬曲太太;年輕時曾遠赴勞改營為丈夫請命、年老時被強制安置在養護機構的伊蓮娜……。
希區考克醫師讓她筆下的各個生命案例,幽微地映現出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式議題,像是社會排除、年齡歧視、無效醫療、過度醫療、醫療永續性、安寧緩和照護、預立醫療計畫、死亡醫療化、安樂死等等。她的書寫並非振振有詞的倡議檄文,而是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臨床所見所思,凝結成一本深刻而動人的文集,以此向所有人發出懇切的思辨邀請: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該如何共構屬於全民的「親愛的人生」?
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
食農教育,溫柔的日常革命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上述各種食農議題似近又遠、千絲萬縷,考驗著我們對臺灣飲食/農業的歷史、哲思及行動的認知,而國人對這些議題的論辯豐厚程度,也將影響我們對臺灣食物的感受體會、對臺灣農業的願景勾勒,以及在臺灣力行食農教育的方向內涵。為了回答這一連串的課題,便成為《食.農》誕生的濫觴。本書作者抽絲剝繭、細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食農歷史紋理,並深入當前各個食農實踐場域深度採訪,不僅以文字見證了食農教育這場方興未艾的全民運動,也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風土備忘錄。
【身土不二.攜手推薦】
翻開這本書讓我想起我的母親陳純,以及我的童稚時光。我的母親勤儉樸實,自己種菜、養雞,照顧一家老小。她也很喜歡種樹,我家後院就有好幾種果樹,龍眼、木瓜、番石榴。那裡是我和夥伴們一同玩耍,一同長大的地方。
每每提到童年便回味無窮,但我發現現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日埋首書桌學習書本知識,卻離土地越來越遠,我們好像忘了大地母親的智慧與溫暖。
種樹,是為了下一代人種,如同農業不只是糧食生產,也是延續生態環境、農藝文化的實踐。我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只爬梳臺灣食農發展的脈絡,讓我們知道,飲食習慣和農業政策如何一步步把我們推向現代,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得好好坐下來,重新省思生命與土地的意義。
——吳晟(詩人、作家)
近年來農業困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問題日趨嚴重,咸認非得由教育著手,難以扭轉大眾的觀念與行動,因此民間團體紛紛舉辦食農教育,農委會也看出其重要性而提供計劃支持。然而各團體對於食農教育的內涵與做法容有差異,官方與民間的目標也多少不同,並不利於食農教育的進行。楊鎮宇先生適時撰寫《食.農》一書,從戰後農業發展史推演食農教育的核心宗旨,甚具說服力,可以供各界的參考,在立法院展開食農教育立法之際,更顯得本書的重要。
——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種子學》作者)
這本書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思考食農教育!臺灣的農業何以走到今日的地步?臺灣人與土地的關係何以成為今日的樣貌?臺灣人的日常餐桌又是如何走過國家介入、全球競爭與島民族群互動的複雜歷史,成為今日充滿矛盾與燴雜的大拼盤?帶著歷史的縱深,作者抽絲剝繭試圖梳理臺灣農與食的問題根源,重新確認臺灣手中尚握有的資源。正如其副標題「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本書不提供答案,但提供一個重新認識母土、建構臺灣「未來飲食」的圖像。食農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應該把這本書放到您的參考書目,它所提供的知識會給您更多的想法,成為實踐的力量!
——張瑋琦(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臺灣教育歷經多年改革,可說是遍地開花,但就某些層面而言,漫無目標的探索也成了當前教育現場的普遍現象。眼看教育工作者經常身陷各種費盡心力的教學溝通及行政雜務而分身乏術,如何說服教師在繁忙教務之餘還能放下體制內的課程進度,嘗試「食育」課程,可以說是推動理想的關鍵第一歩。鎮宇的這本書給了老師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為了臺灣的未來。學科知識的學習,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致,「學會」、「能運用」都不會是樁難事。目前的臺灣無論在「食」的議題上,或「農」的課題上均面臨嚴重的斷裂,人民與土地的距離遙遠,讓民眾對於食農議題顯得事不關己。不妨翻開本書,灌溉我們錯過的那頁食與農的歷史足跡,您將明白你我在這個當下的重要性。
——康以琳(城中國小教師)
食農教育,是一個非常難下筆的議題,不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定義和實踐哲學爭議,不只是由於它和你我的飲食、農業和土地錯綜複雜的連結,更因為它有永遠說不完,關於你我祖先和下一代,怎麼因為筷子和鋤頭牽連的故事和文化。在本書風土記憶洪流中,你會發覺沉浸於阿公田裡和阿嬤灶腳的身影故事,或者沉湎於童年面對進口蘋果和在地米香的矛盾思緒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董時叡(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長久以來深入農村研究、農民組織與農業議題,每當拾起一把稻子,總能使我感受到那飽滿的稻穗既是生命的起源,又同時是我們餐桌上的佳餚。農食裡展現的不只是生命的韌性,更是生生不息的循環,讓人、環境與農業都得以永續發展。
縮短從土地到餐桌的距離、確保食的安心與健康,透過廚藝展現當令食材的美味,藉由支持在地生產讓農耕與農藝得以延續、並使農村有更好的環境,我們每一個人都掌握了選擇的權力,而這些微小的積累,就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所有拿起這本書閱讀的讀者,必定能透過生活的實踐、透過多元媒介的分享,將食農的美好信念如同稻浪芬芳擴散!
——蔡培慧(立法委員)
從腳下這方土地出發,是《食.農》這本書的初衷。三百多頁的《食.農》,將我帶回農民貢獻的時代,也回想了在臺大農業推廣學系就讀時老師上課提到的農業政策,再走過農政機關服務時農業界的大事。我讀到了臺灣農業發展的歷史和過程、土地極限和農村發展的困境、對臺灣農業需要什麼的哲思,以及飲食文化的轉變,和因為改變造成的斷裂,字裡行間都是作者鎮宇對臺灣農業的熱情,他用時間的軸線和農業產業串起了臺灣食農教育的過去、現在和對未來的思考。
人與土地、人與文化傳統、人與人、人與食物疏離和斷裂,是本書另一個專注焦點,看到斷裂才能決定行動的方向。值此推動食農教育之際,政府能否構築全民一起努力的願景,透過不同體系的努力和合作,修補這些斷裂和疏離,讓健康的人、永續的資源、傳承的文化、美麗的環境和品質的生活成為食育和農業的目標。《食.農》是一本從哲思到行動的書。
——顏淑玲(前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秘書長)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上述各種食農議題似近又遠、千絲萬縷,考驗著我們對臺灣飲食/農業的歷史、哲思及行動的認知,而國人對這些議題的論辯豐厚程度,也將影響我們對臺灣食物的感受體會、對臺灣農業的願景勾勒,以及在臺灣力行食農教育的方向內涵。為了回答這一連串的課題,便成為《食.農》誕生的濫觴。本書作者抽絲剝繭、細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食農歷史紋理,並深入當前各個食農實踐場域深度採訪,不僅以文字見證了食農教育這場方興未艾的全民運動,也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風土備忘錄。
【身土不二.攜手推薦】
翻開這本書讓我想起我的母親陳純,以及我的童稚時光。我的母親勤儉樸實,自己種菜、養雞,照顧一家老小。她也很喜歡種樹,我家後院就有好幾種果樹,龍眼、木瓜、番石榴。那裡是我和夥伴們一同玩耍,一同長大的地方。
每每提到童年便回味無窮,但我發現現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日埋首書桌學習書本知識,卻離土地越來越遠,我們好像忘了大地母親的智慧與溫暖。
種樹,是為了下一代人種,如同農業不只是糧食生產,也是延續生態環境、農藝文化的實踐。我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只爬梳臺灣食農發展的脈絡,讓我們知道,飲食習慣和農業政策如何一步步把我們推向現代,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得好好坐下來,重新省思生命與土地的意義。
——吳晟(詩人、作家)
近年來農業困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問題日趨嚴重,咸認非得由教育著手,難以扭轉大眾的觀念與行動,因此民間團體紛紛舉辦食農教育,農委會也看出其重要性而提供計劃支持。然而各團體對於食農教育的內涵與做法容有差異,官方與民間的目標也多少不同,並不利於食農教育的進行。楊鎮宇先生適時撰寫《食.農》一書,從戰後農業發展史推演食農教育的核心宗旨,甚具說服力,可以供各界的參考,在立法院展開食農教育立法之際,更顯得本書的重要。
——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種子學》作者)
這本書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思考食農教育!臺灣的農業何以走到今日的地步?臺灣人與土地的關係何以成為今日的樣貌?臺灣人的日常餐桌又是如何走過國家介入、全球競爭與島民族群互動的複雜歷史,成為今日充滿矛盾與燴雜的大拼盤?帶著歷史的縱深,作者抽絲剝繭試圖梳理臺灣農與食的問題根源,重新確認臺灣手中尚握有的資源。正如其副標題「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本書不提供答案,但提供一個重新認識母土、建構臺灣「未來飲食」的圖像。食農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應該把這本書放到您的參考書目,它所提供的知識會給您更多的想法,成為實踐的力量!
——張瑋琦(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臺灣教育歷經多年改革,可說是遍地開花,但就某些層面而言,漫無目標的探索也成了當前教育現場的普遍現象。眼看教育工作者經常身陷各種費盡心力的教學溝通及行政雜務而分身乏術,如何說服教師在繁忙教務之餘還能放下體制內的課程進度,嘗試「食育」課程,可以說是推動理想的關鍵第一歩。鎮宇的這本書給了老師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為了臺灣的未來。學科知識的學習,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致,「學會」、「能運用」都不會是樁難事。目前的臺灣無論在「食」的議題上,或「農」的課題上均面臨嚴重的斷裂,人民與土地的距離遙遠,讓民眾對於食農議題顯得事不關己。不妨翻開本書,灌溉我們錯過的那頁食與農的歷史足跡,您將明白你我在這個當下的重要性。
——康以琳(城中國小教師)
食農教育,是一個非常難下筆的議題,不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定義和實踐哲學爭議,不只是由於它和你我的飲食、農業和土地錯綜複雜的連結,更因為它有永遠說不完,關於你我祖先和下一代,怎麼因為筷子和鋤頭牽連的故事和文化。在本書風土記憶洪流中,你會發覺沉浸於阿公田裡和阿嬤灶腳的身影故事,或者沉湎於童年面對進口蘋果和在地米香的矛盾思緒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董時叡(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長久以來深入農村研究、農民組織與農業議題,每當拾起一把稻子,總能使我感受到那飽滿的稻穗既是生命的起源,又同時是我們餐桌上的佳餚。農食裡展現的不只是生命的韌性,更是生生不息的循環,讓人、環境與農業都得以永續發展。
縮短從土地到餐桌的距離、確保食的安心與健康,透過廚藝展現當令食材的美味,藉由支持在地生產讓農耕與農藝得以延續、並使農村有更好的環境,我們每一個人都掌握了選擇的權力,而這些微小的積累,就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所有拿起這本書閱讀的讀者,必定能透過生活的實踐、透過多元媒介的分享,將食農的美好信念如同稻浪芬芳擴散!
——蔡培慧(立法委員)
從腳下這方土地出發,是《食.農》這本書的初衷。三百多頁的《食.農》,將我帶回農民貢獻的時代,也回想了在臺大農業推廣學系就讀時老師上課提到的農業政策,再走過農政機關服務時農業界的大事。我讀到了臺灣農業發展的歷史和過程、土地極限和農村發展的困境、對臺灣農業需要什麼的哲思,以及飲食文化的轉變,和因為改變造成的斷裂,字裡行間都是作者鎮宇對臺灣農業的熱情,他用時間的軸線和農業產業串起了臺灣食農教育的過去、現在和對未來的思考。
人與土地、人與文化傳統、人與人、人與食物疏離和斷裂,是本書另一個專注焦點,看到斷裂才能決定行動的方向。值此推動食農教育之際,政府能否構築全民一起努力的願景,透過不同體系的努力和合作,修補這些斷裂和疏離,讓健康的人、永續的資源、傳承的文化、美麗的環境和品質的生活成為食育和農業的目標。《食.農》是一本從哲思到行動的書。
——顏淑玲(前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秘書長)
論文教室:從課堂報告到畢業論文
日本哲學大叔又出招了,
這回化身為教你如何寫論文的犀利導師!
不知道論文怎麼下筆嗎?別人寫起來咻咻咻,你卻是頭皮抓到破?
就讓笑哏用不完的哲學大叔,帶你走一趟既殘酷又感動且爆笑的論文寫作之旅吧!
大叔從哲學家最擅長、而你最頭痛的「論證」著手,
一步步讓你由抓頭皮到咻咻咻,從低空飛過變得揮灑自如。
秘藏不傳的葵花寶典,絕對前所未聞,保證大開眼界!
(噓,不要跟老師說這本書把他們的秘密都洩光光了!)
論文是什麼!?是針對某個問題主張明確的答案,並且論證該主張的文章。本書主角是個不擅長寫文章的大一新生,在他想方設法寫出有閱讀價值的論文的奮鬥過程中,作者傳授了邏輯地寫作文章的知識。本書不只詳細介紹論文大綱的寫作方法,也清楚說明必須舉什麼樣的例證才能提高說服力,以及怎麼樣駁斥反對意見。這是本你讀了,就必定學會寫論文的終極入門書!
【本書特色】
◎擅長以生動活潑的筆觸推廣學問的戶田山和久這次要教你寫論文!長銷日本二十萬冊的《論文教室》不但和他的《「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一樣,有著清晰的邏輯和清楚的結構,更明白地暴露了作者的毒舌本色。《論文教室》充分展現哲學大叔的魅力風格,集細膩的分析、充滿機鋒的對話,和激勵學子提升自我的諄諄善誘於一書。怎麼會有這麼神奇的論文寫作書!?
◎哲學大叔以二十年教學生涯中批改過無數報告的經驗,綜合各種「差勁論文」的寫作特色,創造出虛擬人物「作文差勁男」。閱讀《論文教室》,你將與差勁男一同經歷寫論文過程中的憤怒、絕望、哭泣、吶喊及歡笑。大叔還運用收藏的大量樣本,秀出學生很容易「創造」出來的包括「幽靈」、「殭屍」、「烏賊飯」、「不明物體」、「頭腦星人」、「濃妝鬼」等等怪異文句,逐一分析這些不良寫作方式的問題所在。
◎論文最重要的是結構!大叔以「播種」、「培育」的生動意象,一步步教你孕育出具有清晰結構的論文。首先播下論文的種子(「項目」大綱),接著從模模糊糊的問題,透過「角色扮演法」和「撞球法」發展出明確的大綱;隨著調查進展與思考深化,「項目大綱」應循序漸進地轉變成「語句大綱」;然後將語句大綱的各個語句當成主題句,再加上補充說明的附屬句,擴充形成「paragraph」;最終按部就班地膨脹成為文章,你就培育出具有完整結構的論文了。
【哲學大叔火花四濺的論文寫作語錄】
「你是為了什麼要寫論文的呢?是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嗎?不是吧。是為了要擺脫愚昧,才去思考、寫作論文的吧。……為什麼讀高中、大學要孜孜不倦地寫論文呢?因為這對於擺脫愚昧是必要的。如果只把寫論文當成學分必經的苦差事,是相當可惜的事。」
「學術世界裡的基本規則是:『經過人們傾力調查、思考而獲得的真理、知識,基本上應該為人類全體所共享。但是,為了回報這些努力,必須對催生了這些真理、知識的人致敬。』剽竊違反了這個規則。剽竊被嚴厲地責難,是因為學生也被視為是學術界的一員。」
「寫論文是把自己的想法以……別人可以檢驗的格式……提出主張,某種意義上是非常傲慢的行為,就像對別人說:『喂!你!還有你!你們如果腦筋清楚的話,就一定得接受我的結論!』因此這部分的責任會一直如影隨形地跟著你。如果沒有承擔這個責任的勇氣,那你一生就與論文無緣了。」
「論文是為了說服別人而寫的文章,不是青春宣言,也不是愛的告白。要隱藏熱切的心,用冷靜的頭腦取得邏輯上的說服力。」
「讓別人認可自己想法,不光只有寫論文這條路。利用對方的恐懼感來威脅,或者訴諸情感苦苦哀求也可以。利用對方的無知用騙的也行。……如果傳達自己的想法,得付出讓人害怕、同情或怨懟的代價,有另一條路不是更好嗎?那就是訴諸對方的理性來說服。而且我偏愛這種方式。為什麼呢?因為只有這種方式,才是把對方跟自己擺在對等的地位。」
「不易閱讀的文章,並不是使用困難詞彙的文章,而是無法看透結構的文章。如果你們或我是某個領域最傑出的領袖學者,那不管寫的論文多難讀,大家還是會忍耐讀下去。但那是少數人的特權。我們既然是平凡人,就必須盡可能地在論文的結構上下功夫,讓讀者容易瞭解。」
好評推薦
「繼《「科學的思考」九堂課》之後,林宗德教授又以他的生動譯筆譯出日本科學哲學家戶田山和久的《論文教室》,一本非常實用、而且本身就是以生花妙筆寫成的『寫作論文的教戰手冊』。戶田山和久教授很自豪地說這本書一點都不無聊,我在此背書。據說日本這類寫作論文指導手冊非常多,但是台灣似乎少見,本書來得正是時候。特別的是,它把很多我們在寫論文時隱而未言的訣竅,以生動有趣、卻又合乎邏輯、而且非常清晰又十分易讀的手法,明白地教給大家。你不會寫論文嗎?或者害怕寫論文嗎?買這本就對了!」
——陳瑞麟(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寫作課堂報告和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和研究生最重要的能力培訓之一,可是卻也是過去的教育一直很忽略的,導致不少學生抱著逃避的心態,或者使得有心的學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自我摸索,就像《論文教室》中的主角——「作文差勁男」那樣有八七分像。還好這位宅男讀完本書、經歷一番磨練後就脫胎換骨、破繭成蝶了。相信聰明的你不必乾羨慕他,跟著本書的故事一步一腳印,你也能夠認識好論文、進行好論證、當上好學生、出版好報告、找到好工作、走向人生巔峰,真是『厲害了,我的論文!』」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掌握寫論文的技術,除了是每一名大學生的任務,我認為更是公民參與社會、與職場人士晉升的必備技能。但事實上,『如何寫好論文』的學問,卻鮮少有老師能教得好。讓我驚訝的是,作者辦到了。他竟然能夠用極為幽默、輕鬆、同理的方式,開設這間扎扎實實的紙上論文教室。即使是已經天天在寫、天天在讀論文的我,讀完本書也非常有收獲。」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共同創辦人)
「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總認為心中仰慕的老師們各個都是高深莫測的寫論文高手,而之所以高深莫測可能也是因為當時沒有像《論文教室》這樣的「秘笈」,以致於覺得我的老師們總是以『身教多於言教』的禪意來傳授學生寫論文的功夫!現在的我功夫練得還可以,關於傳授寫論文功夫這檔事,我總會劈頭就說:『做研究寫論文是有步驟的!』我實實在在不帶禪意地講,但對於沒什麼寫論文經驗的學生而言,終究感覺是句禪意頗深的話!我於是頓悟,論文寫作哪來那麼多參不透的禪意,一直以來無論學生或老師,我們需要的正是《論文教室》這樣的「秘笈」!《論文教室》從學生寫作過程會遭遇的困惑與喜怒哀樂出發,以「師徒對話」的活潑故事呈現,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告訴學生們論文寫作的功法,從問一個好問題,到寫出淺顯易懂的成品為止。於是現在的我,可以霸氣又略帶禪意地跟學生說:『知道怎麼寫論文嗎?先讀讀《論文教室》再回來找我!』」
——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撰寫論述性報告,應該是個讓許多同學卻步,也讓教師們批閱時大感頭痛的差事,卻是高等教育必須培養學生的一項核心能力。作為一個花不少時間改同學作業、指導學生寫作,但也不時哀嚎自己論文寫不出來的學術工作者,很高興市面上多了這本實用有趣的《論文教室》,一步步拆解邏輯思考和論證寫作的步驟與技巧。在戶田山和久生動幽默的筆下,讀者閱讀書中栩栩如生的『差勁論文』範例、『怪異文章大全』或『禁用句大全』時,應該會一面哈哈大笑,一面又點頭稱是、暗自警惕。相信不管是大學生、研究生或教育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實用的寫作技巧,以及滿滿的閱讀樂趣。」
——簡妤儒(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這回化身為教你如何寫論文的犀利導師!
不知道論文怎麼下筆嗎?別人寫起來咻咻咻,你卻是頭皮抓到破?
就讓笑哏用不完的哲學大叔,帶你走一趟既殘酷又感動且爆笑的論文寫作之旅吧!
大叔從哲學家最擅長、而你最頭痛的「論證」著手,
一步步讓你由抓頭皮到咻咻咻,從低空飛過變得揮灑自如。
秘藏不傳的葵花寶典,絕對前所未聞,保證大開眼界!
(噓,不要跟老師說這本書把他們的秘密都洩光光了!)
論文是什麼!?是針對某個問題主張明確的答案,並且論證該主張的文章。本書主角是個不擅長寫文章的大一新生,在他想方設法寫出有閱讀價值的論文的奮鬥過程中,作者傳授了邏輯地寫作文章的知識。本書不只詳細介紹論文大綱的寫作方法,也清楚說明必須舉什麼樣的例證才能提高說服力,以及怎麼樣駁斥反對意見。這是本你讀了,就必定學會寫論文的終極入門書!
【本書特色】
◎擅長以生動活潑的筆觸推廣學問的戶田山和久這次要教你寫論文!長銷日本二十萬冊的《論文教室》不但和他的《「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一樣,有著清晰的邏輯和清楚的結構,更明白地暴露了作者的毒舌本色。《論文教室》充分展現哲學大叔的魅力風格,集細膩的分析、充滿機鋒的對話,和激勵學子提升自我的諄諄善誘於一書。怎麼會有這麼神奇的論文寫作書!?
◎哲學大叔以二十年教學生涯中批改過無數報告的經驗,綜合各種「差勁論文」的寫作特色,創造出虛擬人物「作文差勁男」。閱讀《論文教室》,你將與差勁男一同經歷寫論文過程中的憤怒、絕望、哭泣、吶喊及歡笑。大叔還運用收藏的大量樣本,秀出學生很容易「創造」出來的包括「幽靈」、「殭屍」、「烏賊飯」、「不明物體」、「頭腦星人」、「濃妝鬼」等等怪異文句,逐一分析這些不良寫作方式的問題所在。
◎論文最重要的是結構!大叔以「播種」、「培育」的生動意象,一步步教你孕育出具有清晰結構的論文。首先播下論文的種子(「項目」大綱),接著從模模糊糊的問題,透過「角色扮演法」和「撞球法」發展出明確的大綱;隨著調查進展與思考深化,「項目大綱」應循序漸進地轉變成「語句大綱」;然後將語句大綱的各個語句當成主題句,再加上補充說明的附屬句,擴充形成「paragraph」;最終按部就班地膨脹成為文章,你就培育出具有完整結構的論文了。
【哲學大叔火花四濺的論文寫作語錄】
「你是為了什麼要寫論文的呢?是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嗎?不是吧。是為了要擺脫愚昧,才去思考、寫作論文的吧。……為什麼讀高中、大學要孜孜不倦地寫論文呢?因為這對於擺脫愚昧是必要的。如果只把寫論文當成學分必經的苦差事,是相當可惜的事。」
「學術世界裡的基本規則是:『經過人們傾力調查、思考而獲得的真理、知識,基本上應該為人類全體所共享。但是,為了回報這些努力,必須對催生了這些真理、知識的人致敬。』剽竊違反了這個規則。剽竊被嚴厲地責難,是因為學生也被視為是學術界的一員。」
「寫論文是把自己的想法以……別人可以檢驗的格式……提出主張,某種意義上是非常傲慢的行為,就像對別人說:『喂!你!還有你!你們如果腦筋清楚的話,就一定得接受我的結論!』因此這部分的責任會一直如影隨形地跟著你。如果沒有承擔這個責任的勇氣,那你一生就與論文無緣了。」
「論文是為了說服別人而寫的文章,不是青春宣言,也不是愛的告白。要隱藏熱切的心,用冷靜的頭腦取得邏輯上的說服力。」
「讓別人認可自己想法,不光只有寫論文這條路。利用對方的恐懼感來威脅,或者訴諸情感苦苦哀求也可以。利用對方的無知用騙的也行。……如果傳達自己的想法,得付出讓人害怕、同情或怨懟的代價,有另一條路不是更好嗎?那就是訴諸對方的理性來說服。而且我偏愛這種方式。為什麼呢?因為只有這種方式,才是把對方跟自己擺在對等的地位。」
「不易閱讀的文章,並不是使用困難詞彙的文章,而是無法看透結構的文章。如果你們或我是某個領域最傑出的領袖學者,那不管寫的論文多難讀,大家還是會忍耐讀下去。但那是少數人的特權。我們既然是平凡人,就必須盡可能地在論文的結構上下功夫,讓讀者容易瞭解。」
好評推薦
「繼《「科學的思考」九堂課》之後,林宗德教授又以他的生動譯筆譯出日本科學哲學家戶田山和久的《論文教室》,一本非常實用、而且本身就是以生花妙筆寫成的『寫作論文的教戰手冊』。戶田山和久教授很自豪地說這本書一點都不無聊,我在此背書。據說日本這類寫作論文指導手冊非常多,但是台灣似乎少見,本書來得正是時候。特別的是,它把很多我們在寫論文時隱而未言的訣竅,以生動有趣、卻又合乎邏輯、而且非常清晰又十分易讀的手法,明白地教給大家。你不會寫論文嗎?或者害怕寫論文嗎?買這本就對了!」
——陳瑞麟(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寫作課堂報告和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和研究生最重要的能力培訓之一,可是卻也是過去的教育一直很忽略的,導致不少學生抱著逃避的心態,或者使得有心的學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自我摸索,就像《論文教室》中的主角——「作文差勁男」那樣有八七分像。還好這位宅男讀完本書、經歷一番磨練後就脫胎換骨、破繭成蝶了。相信聰明的你不必乾羨慕他,跟著本書的故事一步一腳印,你也能夠認識好論文、進行好論證、當上好學生、出版好報告、找到好工作、走向人生巔峰,真是『厲害了,我的論文!』」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掌握寫論文的技術,除了是每一名大學生的任務,我認為更是公民參與社會、與職場人士晉升的必備技能。但事實上,『如何寫好論文』的學問,卻鮮少有老師能教得好。讓我驚訝的是,作者辦到了。他竟然能夠用極為幽默、輕鬆、同理的方式,開設這間扎扎實實的紙上論文教室。即使是已經天天在寫、天天在讀論文的我,讀完本書也非常有收獲。」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共同創辦人)
「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總認為心中仰慕的老師們各個都是高深莫測的寫論文高手,而之所以高深莫測可能也是因為當時沒有像《論文教室》這樣的「秘笈」,以致於覺得我的老師們總是以『身教多於言教』的禪意來傳授學生寫論文的功夫!現在的我功夫練得還可以,關於傳授寫論文功夫這檔事,我總會劈頭就說:『做研究寫論文是有步驟的!』我實實在在不帶禪意地講,但對於沒什麼寫論文經驗的學生而言,終究感覺是句禪意頗深的話!我於是頓悟,論文寫作哪來那麼多參不透的禪意,一直以來無論學生或老師,我們需要的正是《論文教室》這樣的「秘笈」!《論文教室》從學生寫作過程會遭遇的困惑與喜怒哀樂出發,以「師徒對話」的活潑故事呈現,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告訴學生們論文寫作的功法,從問一個好問題,到寫出淺顯易懂的成品為止。於是現在的我,可以霸氣又略帶禪意地跟學生說:『知道怎麼寫論文嗎?先讀讀《論文教室》再回來找我!』」
——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撰寫論述性報告,應該是個讓許多同學卻步,也讓教師們批閱時大感頭痛的差事,卻是高等教育必須培養學生的一項核心能力。作為一個花不少時間改同學作業、指導學生寫作,但也不時哀嚎自己論文寫不出來的學術工作者,很高興市面上多了這本實用有趣的《論文教室》,一步步拆解邏輯思考和論證寫作的步驟與技巧。在戶田山和久生動幽默的筆下,讀者閱讀書中栩栩如生的『差勁論文』範例、『怪異文章大全』或『禁用句大全』時,應該會一面哈哈大笑,一面又點頭稱是、暗自警惕。相信不管是大學生、研究生或教育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實用的寫作技巧,以及滿滿的閱讀樂趣。」
——簡妤儒(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食.農
食農教育,溫柔的日常革命,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前衛出版社
前衛出版社成立於1982年,一貫秉持本土意識、人文精神、社會關懷的職志,公認是當今最具本土特色與台灣精神的專業出版機構。1994年成立關係企業「草根出版公司」,專精台灣文史的出版志業。
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