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文化
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一位醫者開立的另類處方箋,
寫給也會生病的自己、行醫生涯中交會的病人、
身處其中的醫療體制,以及心心念念的社會世界。
「這些短文和隨筆都寫於清晨時分,在我窗外街上的電車開始隆隆行駛之前,在大家都還沒醒來的時候。這段時間是我的額外空間,讓我有機會安靜思考,我們身處在會產生某種揮之不去的背景雜音的醫院繁忙中,究竟是在做什麼。……記憶中那個在醫院裡的我,就像個玩著裝扮遊戲而上氣不接下氣的小女孩。然而,那時所留下的白紙黑字,證明了我還能夠保有一些零星的思考時間。」
希區考克醫師在熙來攘往的公立醫院裡服務,與背負著各樣生命故事的病人相遇,包括一心依賴藥物而拒絕做出生活改變的中年女士、堅信靈氣療法而導致嚴重肺炎的年輕男子、只能從食物獲得慰藉的孤獨暴食症患者、做過多項檢查卻找不出問題所在的絕望病人、因各專科推諉收治而被懸置在急診處的未分類病患。這些揪心的交會經驗,令她寫下深刻的行醫體悟:「醫師坐在診療椅上,面對的並不是腎臟和心臟,而是複雜、有衝突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
除了凝視眼前的病人,她也不斷回望自身的生命經驗,像是恣意吸菸與探索非法藥品的混亂青春期、從文科生轉變為醫學生的心路歷程、在宛如「男士俱樂部」的白色巨塔裡懷抱性別意識、自己也需要「過度檢查」才能安心的時刻、到偏鄉醫院服務目睹的光怪陸離現象、被病人家屬無理指控的椎心之痛、主治病人在自己的醫療決策下過世的巨大失落。
她還從各種視角來思索醫療體制本身,以及醫療與社會的關係,諸如大型藥廠與執業醫師的糾纏關聯、主流醫學和另類醫療的整合辯證、將社會問題簡化成醫療問題的後果、反毒大旗下的藥物禁令與大麻研究、醫療的消費者模式對醫病關係的衝擊、醫學院挑選入學生的機制設計、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戴口罩的公民義務與疫苗分配的正義問題、疾病篩檢的效果及迷思、全民健康照護體系與私人醫療保險的競合。
曾獲文學獎的希區考克醫師以她的敏銳心靈及生花妙筆,寫下見聞過的醫院風雲和世間百態。這些時而哀傷動人、時而幽默慧黠、時而批判反諷的細膩文字,顛覆了主流的論述與思維框架,為我們開啟一扇又一扇的思索之窗。
專文推薦
劉介修∣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共感推薦
「醫生對於你而言,是如何的存在?透過本書,身為醫師的作者紀錄下工作過程的反思與感受。她成功還原白袍外立體的樣貌──不只是求學時遙望其校排名背影的同學,不只是在診間冷靜聽人揭露身體秘密的專業訓練者,醫者是人,於是她/他腦中運作專業判斷時,必定同時也有思考、感受生成。它們必然帶來稜角、限制,卻也使醫療與制度、與社會、以及與各個生命經驗產生雙向連結及互動。
作者Karen,使人想起約翰•伯格的《幸運者: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有的醫生是手藝人,有的醫生是政客,有的醫生是實驗員,有的是慈善長官,有的是商人,還有的是術士,不一而足。但也有一類醫生,如同船長,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想要體驗世間一切可能。』」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街頭生存指南》共筆作者)
「人類很容易對自身職業感到麻木,所以我們身體裡的種種災難,對忙碌的醫師來說,通常只是日復一日的例行工作。不難察覺的是,工作超時的專家有時候對你我的病痛難掩厭煩──就醫求診時頻頻出現的各種負面感受,正是打開這本《處方箋》的最佳理由。
澳籍作者希區考克醫師,用她那帶著文學詩意的筆,寫下富於人性的醫療現場觀察;也反思肥胖、成癮、焦慮背後的社會困境。她有種尖銳的誠實,『全科醫師最厲害的技能之一,就是有辦法區分憂傷的人和生病的人。』可是也有一種沁人的悲憫,『我們把一些人安置在養護之家,那個地方加速他們的認知和身體衰退。』也許環繞你我的各種疾病或不健康,除了病理性的調適以外,同時也不能缺少這樣一本,反思健康政治、洞悉醫病矛盾的另類醫療散文。」
——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幾年前還在急診服務的時候,曾聽同事轉述一位病人在得知看診醫師前去上廁所的當下,說出:『蛤?醫生也會放尿(pàng-jiō,意指解小便)喔?』的回應。像這樣不經意脫口而出的玩笑話,正反映出醫師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是足以抵制命運轉輪的神格化的存在。然而醫師也不過是跟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對生命有過困頓和猶疑的平凡人。凱倫•希區考克身為一名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目睹人生中各式各樣苦難的臨床工作者,她對醫療現場的照護實作有著深刻的思辯及反省。而透過這樣的反省,也讓我們更加體會到醫師做為一個『人』的脆弱及有限性。她並且一再地告訴我們,生活極其不易而心靈是多麼需要被妥善地照顧,一昧簡化地開藥和安排檢查絕對不會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陳俐伊(個案管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對於社會大眾而言,穿上白袍的醫生,有如擁有可以解釋身體疾患、消滅病痛的專業權杖。在練習操演權杖的過程中,醫生似乎時常理所當然被視為『拯救生命』甚至解決各種社會健康問題、高不可攀的「英雄」。然而,當醫生逐漸成為被社會形塑與賦予期待的權威角色,『機智的醫生生活』在醫治疾病到助人求生之間,如何思考各種生命狀態的意義價值?《處方箋》作者希區考克醫生,就像是卸下白袍的友人,以廣闊而犀利的『局內人』的視角,娓娓道來醫界人生日常百態與所處社會的關係。本書不只映照出醫者在各種診療現場、在醫療體系、市場力量與多元社會價值之間,每日面對生命政治衝突與抉擇中生活的個人處境,作者也引領讀者深入淺出地反思醫療作為解方的多重意涵。」
——陳懷萱(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原是念英文系的作者,進了澳洲第一所不單以分數作為評量標準的紐卡所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醫學院,成為臨床醫師。這本結合批判觀點與醫學臨床經驗的醫師生命敘事,透過一位女醫師的視野,讓我們深入反省老化、死亡、肥胖、憂鬱症的醫療現場,是如何扣連到當代的社會、文化、醫療制度與保險、國家政策、跨國藥廠乃至於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邏輯。對作者而言,醫療現場是相互主體性存在,醫師的決策往往超越教科書式的一套標準答案,打破非黑即白、人文社會科學與實證醫學彼此的隔閡。這本書對生命、醫療與現代社會文化交織的複雜性,提供了睿智與犀利的思考。」
——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研院人文講座(陽明、國防、北醫)授課老師)
寫給也會生病的自己、行醫生涯中交會的病人、
身處其中的醫療體制,以及心心念念的社會世界。
「這些短文和隨筆都寫於清晨時分,在我窗外街上的電車開始隆隆行駛之前,在大家都還沒醒來的時候。這段時間是我的額外空間,讓我有機會安靜思考,我們身處在會產生某種揮之不去的背景雜音的醫院繁忙中,究竟是在做什麼。……記憶中那個在醫院裡的我,就像個玩著裝扮遊戲而上氣不接下氣的小女孩。然而,那時所留下的白紙黑字,證明了我還能夠保有一些零星的思考時間。」
希區考克醫師在熙來攘往的公立醫院裡服務,與背負著各樣生命故事的病人相遇,包括一心依賴藥物而拒絕做出生活改變的中年女士、堅信靈氣療法而導致嚴重肺炎的年輕男子、只能從食物獲得慰藉的孤獨暴食症患者、做過多項檢查卻找不出問題所在的絕望病人、因各專科推諉收治而被懸置在急診處的未分類病患。這些揪心的交會經驗,令她寫下深刻的行醫體悟:「醫師坐在診療椅上,面對的並不是腎臟和心臟,而是複雜、有衝突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
除了凝視眼前的病人,她也不斷回望自身的生命經驗,像是恣意吸菸與探索非法藥品的混亂青春期、從文科生轉變為醫學生的心路歷程、在宛如「男士俱樂部」的白色巨塔裡懷抱性別意識、自己也需要「過度檢查」才能安心的時刻、到偏鄉醫院服務目睹的光怪陸離現象、被病人家屬無理指控的椎心之痛、主治病人在自己的醫療決策下過世的巨大失落。
她還從各種視角來思索醫療體制本身,以及醫療與社會的關係,諸如大型藥廠與執業醫師的糾纏關聯、主流醫學和另類醫療的整合辯證、將社會問題簡化成醫療問題的後果、反毒大旗下的藥物禁令與大麻研究、醫療的消費者模式對醫病關係的衝擊、醫學院挑選入學生的機制設計、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戴口罩的公民義務與疫苗分配的正義問題、疾病篩檢的效果及迷思、全民健康照護體系與私人醫療保險的競合。
曾獲文學獎的希區考克醫師以她的敏銳心靈及生花妙筆,寫下見聞過的醫院風雲和世間百態。這些時而哀傷動人、時而幽默慧黠、時而批判反諷的細膩文字,顛覆了主流的論述與思維框架,為我們開啟一扇又一扇的思索之窗。
專文推薦
劉介修∣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共感推薦
「醫生對於你而言,是如何的存在?透過本書,身為醫師的作者紀錄下工作過程的反思與感受。她成功還原白袍外立體的樣貌──不只是求學時遙望其校排名背影的同學,不只是在診間冷靜聽人揭露身體秘密的專業訓練者,醫者是人,於是她/他腦中運作專業判斷時,必定同時也有思考、感受生成。它們必然帶來稜角、限制,卻也使醫療與制度、與社會、以及與各個生命經驗產生雙向連結及互動。
作者Karen,使人想起約翰•伯格的《幸運者: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有的醫生是手藝人,有的醫生是政客,有的醫生是實驗員,有的是慈善長官,有的是商人,還有的是術士,不一而足。但也有一類醫生,如同船長,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想要體驗世間一切可能。』」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街頭生存指南》共筆作者)
「人類很容易對自身職業感到麻木,所以我們身體裡的種種災難,對忙碌的醫師來說,通常只是日復一日的例行工作。不難察覺的是,工作超時的專家有時候對你我的病痛難掩厭煩──就醫求診時頻頻出現的各種負面感受,正是打開這本《處方箋》的最佳理由。
澳籍作者希區考克醫師,用她那帶著文學詩意的筆,寫下富於人性的醫療現場觀察;也反思肥胖、成癮、焦慮背後的社會困境。她有種尖銳的誠實,『全科醫師最厲害的技能之一,就是有辦法區分憂傷的人和生病的人。』可是也有一種沁人的悲憫,『我們把一些人安置在養護之家,那個地方加速他們的認知和身體衰退。』也許環繞你我的各種疾病或不健康,除了病理性的調適以外,同時也不能缺少這樣一本,反思健康政治、洞悉醫病矛盾的另類醫療散文。」
——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幾年前還在急診服務的時候,曾聽同事轉述一位病人在得知看診醫師前去上廁所的當下,說出:『蛤?醫生也會放尿(pàng-jiō,意指解小便)喔?』的回應。像這樣不經意脫口而出的玩笑話,正反映出醫師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是足以抵制命運轉輪的神格化的存在。然而醫師也不過是跟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對生命有過困頓和猶疑的平凡人。凱倫•希區考克身為一名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目睹人生中各式各樣苦難的臨床工作者,她對醫療現場的照護實作有著深刻的思辯及反省。而透過這樣的反省,也讓我們更加體會到醫師做為一個『人』的脆弱及有限性。她並且一再地告訴我們,生活極其不易而心靈是多麼需要被妥善地照顧,一昧簡化地開藥和安排檢查絕對不會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陳俐伊(個案管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對於社會大眾而言,穿上白袍的醫生,有如擁有可以解釋身體疾患、消滅病痛的專業權杖。在練習操演權杖的過程中,醫生似乎時常理所當然被視為『拯救生命』甚至解決各種社會健康問題、高不可攀的「英雄」。然而,當醫生逐漸成為被社會形塑與賦予期待的權威角色,『機智的醫生生活』在醫治疾病到助人求生之間,如何思考各種生命狀態的意義價值?《處方箋》作者希區考克醫生,就像是卸下白袍的友人,以廣闊而犀利的『局內人』的視角,娓娓道來醫界人生日常百態與所處社會的關係。本書不只映照出醫者在各種診療現場、在醫療體系、市場力量與多元社會價值之間,每日面對生命政治衝突與抉擇中生活的個人處境,作者也引領讀者深入淺出地反思醫療作為解方的多重意涵。」
——陳懷萱(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原是念英文系的作者,進了澳洲第一所不單以分數作為評量標準的紐卡所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醫學院,成為臨床醫師。這本結合批判觀點與醫學臨床經驗的醫師生命敘事,透過一位女醫師的視野,讓我們深入反省老化、死亡、肥胖、憂鬱症的醫療現場,是如何扣連到當代的社會、文化、醫療制度與保險、國家政策、跨國藥廠乃至於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邏輯。對作者而言,醫療現場是相互主體性存在,醫師的決策往往超越教科書式的一套標準答案,打破非黑即白、人文社會科學與實證醫學彼此的隔閡。這本書對生命、醫療與現代社會文化交織的複雜性,提供了睿智與犀利的思考。」
——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研院人文講座(陽明、國防、北醫)授課老師)
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不好好念書,長大就跟我一樣當黑手!」──父親
「父親用他的技術養活了一家子,為什麼卻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女兒
工人女兒對於父親最深情的疼惜
深刻動人、具有台灣味的黑手師傅民族誌
看見技術工人的驕傲、自豪與矛盾
吳曉樂、張慧慈、謝國雄、林文蘭、宋世祥、劉清耿 感動推薦
身為工人之女,她與工人最近的距離,不是父親,而是父母親的告誡:「不好好念書,將來就跟你爸一樣做工!」
從小,父親的工作就隔絕在她的生活之外,父母親總是以父親的職業當作反面教材,「工人」、「黑手」是她必須依靠讀書全力避免的未來,而父親的職業,包含父親本身,則成了展示不堪、讀書失敗的負面教材。
直到大學接觸了社會學,「工人」這兩個字浮出檯面,成為她認識自己的的線索,並促使她在研究所階段,開啟了認識父親與拖車師傅的旅程。
她以疼惜的口吻探問著:「父親用他的絕活養活了一家子,為何卻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
同時也思索著:「為什麼在台灣社會,技術的價值總是不如學歷?當人們認為取得好文憑是為了獲得好工作時,文憑真的可以做到這件事嗎?而什麼又是好工作?技術工真的就如此不堪嗎?」
本書以作者父親的工作與家庭為背景,描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書寫他們如何走上拖車師傅之路,又如何放棄向上流動,甘願做師傅就好。而在他們以自身技術為豪時,回到自家屋簷下,為何又處處貶低自己的職業?
★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
★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秀獎★
【本書特色】
翻轉工人悲情的刻版印象,呈現技術工人驕傲自豪的一面。
展現師傅的學藝經歷,從小學徒、半桶師到出師。
師傅可以辨識自己製造的產品,每台車子上面都有師傅的「胎記」。
內行看焊道,師傅可以透過看焊道,評價做工品質,而在工廠師傅之間則是透過「手路」,判斷彼此技術的高低。
在拖車產業,實力和品質,才是讓人衣食無虞的「鐵飯碗」。
在黑手的世界,跳槽與轉業是人人必走的加薪之道。
口碑和情報很重要,薪資低的工廠吸引不到好師傅,打混摸魚的師傅,也難以一案接過一案。
技術為王道,師傅不用看老闆臉色,遇到亂砍價的雇主,還可以透過罷工來維持行情。
【齊聲推薦】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一個以技術為傲的車斗師傅,不時恐嚇女兒:如果不好好唸書,以後就像我一樣做工。這個女兒認真唸書了,拿到社會學碩士,然後寫了這本書。不像1970年代的成衣業、塑膠加工業等的受僱者,努力讓自己翻身成為頭家,這些有「工夫」底的車斗師傅,卻不想創業成為頭家,這是為什麼?這些師傅擁有一身絕活,為何回到家中,卻處處貶低自己的工作?作者以祖父母、雙親與自己的生命經驗來解開這個雙重的身世之謎。這是一本結合生命、研究與寫作的社會書,全書以流暢的故事展開技術與文憑的對話,值得所有想了解台灣社會的職業與工作、家庭與親情、教育與產業的人一讀!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父親的工作不光是一家的經濟收入來源,往往也成為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社會最重要的入口。謝嘉心不只用《我的黑手父親》說了自己父親的故事,也是高雄這個工業城市裡,乃至全台灣廣大勞工家庭與群體的故事。透過嘉心細緻又全方面的描述,勞工不只是髒兮兮的黑手,而是充滿勞動價值的黑金。
林文蘭(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社院學士班合聘副教授)
在台灣這座「頭家島」上,不是每個黑手都想成為頭家,有些人「甘願做師傅」。本書描繪了以技藝自豪的師傅,為何不願攀升流動階梯?更遑論讓孩子繼承父業。這本深刻動人有台灣味的民族誌,擁有社會學分析的質地,更蘊含豐富的文化肌理和生命印記。作者刻劃港都拖車師傅置身的勞動世界:他們如何在師徒制底下,從「做中學」鍛鍊手路;他們如何出師,精進技術、勇闖江湖,與頭家斡旋和互挺。本書讓我們看見擁有真工夫、打造經濟奇蹟的拖車師傅如何安身立命,更引領我們反思「技術王道」和「文憑主義」之間的永恆對話。
劉清耿(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這是一本可讀性高的社會書。寫作起點來自作者與父親在互動中萌生的困惑:為什麼擁有一技之長,專於製造、維修拖車的父親對自身的技術能力感到驕傲自豪,卻又時常以貶抑自己職業的方式告誡子女:「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跟我一樣做黑手」?圍繞著這個謎題,作者展開她的解謎之旅。可喜的是,這場解謎之旅一如刻印在黑手父親身體裡的鐵工技藝,豐富多彩。在流暢行文中,讀者除了可以認識一位平凡父親的生命故事,也可以了解黑手師傅在傳統師徒制裡的技術養成經驗,更得以一窺台灣傳統產業技術變遷的縮影。《我的黑手父親》不僅是精彩的技術研究,也是富有社會學想像的社會書。
「父親用他的技術養活了一家子,為什麼卻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女兒
工人女兒對於父親最深情的疼惜
深刻動人、具有台灣味的黑手師傅民族誌
看見技術工人的驕傲、自豪與矛盾
吳曉樂、張慧慈、謝國雄、林文蘭、宋世祥、劉清耿 感動推薦
身為工人之女,她與工人最近的距離,不是父親,而是父母親的告誡:「不好好念書,將來就跟你爸一樣做工!」
從小,父親的工作就隔絕在她的生活之外,父母親總是以父親的職業當作反面教材,「工人」、「黑手」是她必須依靠讀書全力避免的未來,而父親的職業,包含父親本身,則成了展示不堪、讀書失敗的負面教材。
直到大學接觸了社會學,「工人」這兩個字浮出檯面,成為她認識自己的的線索,並促使她在研究所階段,開啟了認識父親與拖車師傅的旅程。
她以疼惜的口吻探問著:「父親用他的絕活養活了一家子,為何卻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
同時也思索著:「為什麼在台灣社會,技術的價值總是不如學歷?當人們認為取得好文憑是為了獲得好工作時,文憑真的可以做到這件事嗎?而什麼又是好工作?技術工真的就如此不堪嗎?」
本書以作者父親的工作與家庭為背景,描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書寫他們如何走上拖車師傅之路,又如何放棄向上流動,甘願做師傅就好。而在他們以自身技術為豪時,回到自家屋簷下,為何又處處貶低自己的職業?
★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碩士論文田野工作獎★
★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優秀獎★
【本書特色】
翻轉工人悲情的刻版印象,呈現技術工人驕傲自豪的一面。
展現師傅的學藝經歷,從小學徒、半桶師到出師。
師傅可以辨識自己製造的產品,每台車子上面都有師傅的「胎記」。
內行看焊道,師傅可以透過看焊道,評價做工品質,而在工廠師傅之間則是透過「手路」,判斷彼此技術的高低。
在拖車產業,實力和品質,才是讓人衣食無虞的「鐵飯碗」。
在黑手的世界,跳槽與轉業是人人必走的加薪之道。
口碑和情報很重要,薪資低的工廠吸引不到好師傅,打混摸魚的師傅,也難以一案接過一案。
技術為王道,師傅不用看老闆臉色,遇到亂砍價的雇主,還可以透過罷工來維持行情。
【齊聲推薦】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一個以技術為傲的車斗師傅,不時恐嚇女兒:如果不好好唸書,以後就像我一樣做工。這個女兒認真唸書了,拿到社會學碩士,然後寫了這本書。不像1970年代的成衣業、塑膠加工業等的受僱者,努力讓自己翻身成為頭家,這些有「工夫」底的車斗師傅,卻不想創業成為頭家,這是為什麼?這些師傅擁有一身絕活,為何回到家中,卻處處貶低自己的工作?作者以祖父母、雙親與自己的生命經驗來解開這個雙重的身世之謎。這是一本結合生命、研究與寫作的社會書,全書以流暢的故事展開技術與文憑的對話,值得所有想了解台灣社會的職業與工作、家庭與親情、教育與產業的人一讀!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父親的工作不光是一家的經濟收入來源,往往也成為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社會最重要的入口。謝嘉心不只用《我的黑手父親》說了自己父親的故事,也是高雄這個工業城市裡,乃至全台灣廣大勞工家庭與群體的故事。透過嘉心細緻又全方面的描述,勞工不只是髒兮兮的黑手,而是充滿勞動價值的黑金。
林文蘭(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社院學士班合聘副教授)
在台灣這座「頭家島」上,不是每個黑手都想成為頭家,有些人「甘願做師傅」。本書描繪了以技藝自豪的師傅,為何不願攀升流動階梯?更遑論讓孩子繼承父業。這本深刻動人有台灣味的民族誌,擁有社會學分析的質地,更蘊含豐富的文化肌理和生命印記。作者刻劃港都拖車師傅置身的勞動世界:他們如何在師徒制底下,從「做中學」鍛鍊手路;他們如何出師,精進技術、勇闖江湖,與頭家斡旋和互挺。本書讓我們看見擁有真工夫、打造經濟奇蹟的拖車師傅如何安身立命,更引領我們反思「技術王道」和「文憑主義」之間的永恆對話。
劉清耿(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這是一本可讀性高的社會書。寫作起點來自作者與父親在互動中萌生的困惑:為什麼擁有一技之長,專於製造、維修拖車的父親對自身的技術能力感到驕傲自豪,卻又時常以貶抑自己職業的方式告誡子女:「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跟我一樣做黑手」?圍繞著這個謎題,作者展開她的解謎之旅。可喜的是,這場解謎之旅一如刻印在黑手父親身體裡的鐵工技藝,豐富多彩。在流暢行文中,讀者除了可以認識一位平凡父親的生命故事,也可以了解黑手師傅在傳統師徒制裡的技術養成經驗,更得以一窺台灣傳統產業技術變遷的縮影。《我的黑手父親》不僅是精彩的技術研究,也是富有社會學想像的社會書。
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
「這就是建教人生,你要忍很多事情,要先體驗社會。
人家在念高中、在玩的時候,你就在職場上面乖乖工作,賺你的錢。」
台灣美髮建教合作第一手報導
揭開建教生為了夢想與生存,所付出的代價
★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得獎作品★
★附有32頁美髮助理工作小攝影集★
在台灣,不愛念書、不會念書的孩子
生在有錢人家,就是送出國念書
生在中下階層,就是去建教合作
建教合作號稱可以讓人技術、文憑、證照一次擁有
不必擔心繳不出學費,還有錢可以賺
它曾經被經濟弱勢、學習弱勢、家庭功能失常的孩子
當作一次希望、一個機會
但他們加入建教合作以後,每個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有些人的生命,的確因此有了不同凡響的價值
但更多的建教生,歷經的卻是夢想幻滅的殘酷
十五至十八歲的青少年,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
沒有社團活動、沒有寒暑假、沒有畢業旅行
他們付出青春年華,以為有朝一日可以成為設計師
他們咬牙苦撐,以為能夠習得一技之長
但有些人卻只能一直洗頭、一直做助理的工作……
建教合作曾是弱勢孩子脫離困境的一條出路,但為何美夢變成惡夢?
原本立意良善的制度,為何反而使人陷入火坑?
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作者展開美髮建教生研究,走訪台北、宜蘭、新竹、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尋找願意訴說自己生命故事的建教生,並將他們的故事一點一滴記錄下來。
本書講述的是一群孩子如何成為建教生,以及他們成為建教生以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這些故事由家庭問題、經濟困境、教育不平等與勞動處境所交織而成。
他們的故事,是台灣底層孩子的縮影
他們是被家庭落下、被教育制度落下、被社會落下的孩子
聆聽建教生的說法,讓我們得以接近並理解,台灣中下階級的孩子如何在現實壓迫下,劈荊斬棘地殺出一條「生路」。
曾有人高喊,若店家不能依法辦理建教合作,不如就讓建教合作消滅。但本書作者卻希望它不要應聲倒下,而是能夠逐步修正,變成更好的教育制度。至於改變該從何開始?作者認為了解建教生是相當重要的第一步。
唯有了解建教生,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實質的幫助,讓制度與政策的設計為他們量身訂作,避免對於他們的幫助,仍圍繞著主流價值,使他們再次遭受主流價值的壓迫。
人家在念高中、在玩的時候,你就在職場上面乖乖工作,賺你的錢。」
台灣美髮建教合作第一手報導
揭開建教生為了夢想與生存,所付出的代價
★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得獎作品★
★附有32頁美髮助理工作小攝影集★
在台灣,不愛念書、不會念書的孩子
生在有錢人家,就是送出國念書
生在中下階層,就是去建教合作
建教合作號稱可以讓人技術、文憑、證照一次擁有
不必擔心繳不出學費,還有錢可以賺
它曾經被經濟弱勢、學習弱勢、家庭功能失常的孩子
當作一次希望、一個機會
但他們加入建教合作以後,每個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有些人的生命,的確因此有了不同凡響的價值
但更多的建教生,歷經的卻是夢想幻滅的殘酷
十五至十八歲的青少年,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
沒有社團活動、沒有寒暑假、沒有畢業旅行
他們付出青春年華,以為有朝一日可以成為設計師
他們咬牙苦撐,以為能夠習得一技之長
但有些人卻只能一直洗頭、一直做助理的工作……
建教合作曾是弱勢孩子脫離困境的一條出路,但為何美夢變成惡夢?
原本立意良善的制度,為何反而使人陷入火坑?
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作者展開美髮建教生研究,走訪台北、宜蘭、新竹、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尋找願意訴說自己生命故事的建教生,並將他們的故事一點一滴記錄下來。
本書講述的是一群孩子如何成為建教生,以及他們成為建教生以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這些故事由家庭問題、經濟困境、教育不平等與勞動處境所交織而成。
他們的故事,是台灣底層孩子的縮影
他們是被家庭落下、被教育制度落下、被社會落下的孩子
聆聽建教生的說法,讓我們得以接近並理解,台灣中下階級的孩子如何在現實壓迫下,劈荊斬棘地殺出一條「生路」。
曾有人高喊,若店家不能依法辦理建教合作,不如就讓建教合作消滅。但本書作者卻希望它不要應聲倒下,而是能夠逐步修正,變成更好的教育制度。至於改變該從何開始?作者認為了解建教生是相當重要的第一步。
唯有了解建教生,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實質的幫助,讓制度與政策的設計為他們量身訂作,避免對於他們的幫助,仍圍繞著主流價值,使他們再次遭受主流價值的壓迫。
魚與黑道: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漁經濟」
歡迎光臨二十一世紀日本殘存的最後祕境
歷時五年追蹤調查,揭開日本漁業的另一面
「寫作者工作的醍醐味,在於深入人間世以外的魔境,將眼前開展的未知風景擷取回來。那樣的場所就在生活的極近之處,以幾乎原始的狀態保留著,而我們每天食用從那裡送來的海中美食,過著日子。暴力團沒有媒體所說的那麼黑暗,但你也不會想到:為暴力團與你我之間的差異搭起橋樑的,是海鮮。」
先前隻身潛入福島第一核電廠,完成黑道與核電廠共生關係調查的鈴木智彥,這回運用他對黑道的認識及相關人脈,循線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漁經濟。這趟單槍匹馬的採訪旅程,從岩手和宮城的三陸鮑魚盜採題材展開,並由此進入東京築地市場臥底四個月。接著前往北海道調查「黑鑽石」海參盜採,再以描繪千葉的「暴力之港」銚子,作為漁港城鎮被黑影壟罩的縮影呈現。爾後再訪北海道東端的根室,挖掘爬梳了當地盜魚傳統的來龍去脈。踏查足跡最終抵達九州、台灣及香港,拼湊出鰻魚國際走私網絡。
書中的事件場景千變萬化,包括遭震災海嘯襲擊的市鎮、宛如異世界的「築地村」、漁業權懸置的發電廠周邊海域、黑市化的知名觀光朝市、漁村裡的聚賭場所、被國家拋棄的北方領土等等。鈴木筆下有血有肉的人物,一一躍然紙上。男人盜漁、女人賣春的亡命鴛鴦;從一般社會掉落、被築地市場撿拾起來的邊緣人;與盜魚集團鬥智鬥力,卻受限於法令而難掩悲憤的海保職員;分工合作掩護防守,自比為棒球隊友的盜魚團隊;為求生計鋌而走險擔任雙面諜的船主;在三角海域跟蘇聯警備隊周旋、行徑被市民視為痛快逆襲的特攻船員……。
透過鮑魚、海參、鮭魚、海膽、螃蟹、鰻魚等海鮮,鈴木巧妙串接起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明的故事。他不刻板複製黑道的單一形象,也不浮誇渲染漁民的哀情悲歌,而是奮力揭露被隱蔽的事物,傳遞無聲者的心聲,讓那些活在黑白交錯之間的姿態身影,有機會進入大眾的視野中。
專文推薦
洪伯邑∣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尋找台灣味》主編
吳映青∣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共感推薦
「海,究竟是誰的所有物呢?僅是要支撐起市鎮的運作、餐桌上能負擔的佳餚與每個家庭的微笑,灰色的海,就無可奈何的常態化了。跟隨著作者的腳步走訪了岩手、東京、千葉、北海道、台灣與香港,我們彷彿也冒了個險,投向那暗影重重又魔幻神秘的黑色海域,窺見再平凡不過的漁民日日在暴力團、海保、警察間攻防、被夾在蘇聯與日本的海域情報戰之間,而共產黨與黑道則競相爭奪漁工的代言權……這是一個沒有反派,沒有壞人的故事,當然也沒有聖人與君子。亡命之徒是講道義的,惡貫滿盈卻又充滿良善,違法犯罪卻也是痛快的逆襲。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一個當規則橫在求生的本能前面,非法與犯罪一不小心就成為事實的世界。」
——方怡潔/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副教授
「台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傳統餐食與小吃對於各種來自海洋的珍饈自不陌生,而許多來自境外海域的水產品,在受惠於全球貿易的便利下,也逐漸成為國人菜單上耳熟能詳的料理選項。當飲食消費所討論的內涵,開始從個人層次的溫飽、營養乃至品味秀異,轉向更巨觀層面的環境永續、階級與道德議題時,關注及追溯餐桌上食材的源頭就成了晚近許多研究、報導的取材所在。作者鈴木智彥以『盜漁』這個晦暗的視角出發書寫,將帶領讀者在空間上走踏以日本為起點的東亞各漁場,娓娓道來近半個多世紀以降日本水產經濟錯綜複雜、黑白交摻的發展歷程與關係網絡。無論身為讀者或消費者,這都是一本相當具有啟發性的著作!」
——陳玠廷/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對一個以北海道為據點的人類學家而言,整本書讀來洋溢著滿滿的熟悉感。但某些秘密探查或交涉的劇情還是讓我眼界大開,甚至冒了點冷汗。有些情節使我聯想到王崧興先生筆下『期望僥倖』的漢人漁村生活氣質,還有些則讓我回憶起早年某位朋友進入道東漁村做田野時的幽微遭遇。除了『揭密』日本黑道之外,《魚與黑道》其實還能帶來更多啟發。透過不同於學術研究的直白語言,作者揭露出某些逸脫出一般人類學視野之外的捕撈貿易網絡,以及其與國家、企業和漁民間曖昧難解的張力,讓我們一窺在日常表象之下盤根錯節的跨國商品鏈,非常值得一讀!」
——張正衡/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日本政府立法護漁,違法捕撈叫盜漁,盜漁者黑道是也。鮑魚、海膽、螃蟹、海參、鰻苗等盜漁海產市價加總,有二十八億新台幣之多!
盜漁船隻返回港口時,極可能曝光被捕,鈴木智彥說那就像『魔性時刻』。我覺得鈴木智彥的採訪過程也是段『魔性旅程』,吃閉門羹、被放鴿子、人身安全受威脅、黑道邀他加入盜漁行列,種種採訪經歷都在書中呈現。
讀這本書時,我不時冒出『這樣繼續採訪下去,可能會死掉吧?』的不安感。還好,他還活著,用他的筆寫下日本黑道與漁業的故事,然後問說:『這樣下去,日本的漁業會死掉吧?』
可是,他這個問題,有解答嗎?你覺得呢?」
——楊鎮宇/《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作者
歷時五年追蹤調查,揭開日本漁業的另一面
「寫作者工作的醍醐味,在於深入人間世以外的魔境,將眼前開展的未知風景擷取回來。那樣的場所就在生活的極近之處,以幾乎原始的狀態保留著,而我們每天食用從那裡送來的海中美食,過著日子。暴力團沒有媒體所說的那麼黑暗,但你也不會想到:為暴力團與你我之間的差異搭起橋樑的,是海鮮。」
先前隻身潛入福島第一核電廠,完成黑道與核電廠共生關係調查的鈴木智彥,這回運用他對黑道的認識及相關人脈,循線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漁經濟。這趟單槍匹馬的採訪旅程,從岩手和宮城的三陸鮑魚盜採題材展開,並由此進入東京築地市場臥底四個月。接著前往北海道調查「黑鑽石」海參盜採,再以描繪千葉的「暴力之港」銚子,作為漁港城鎮被黑影壟罩的縮影呈現。爾後再訪北海道東端的根室,挖掘爬梳了當地盜魚傳統的來龍去脈。踏查足跡最終抵達九州、台灣及香港,拼湊出鰻魚國際走私網絡。
書中的事件場景千變萬化,包括遭震災海嘯襲擊的市鎮、宛如異世界的「築地村」、漁業權懸置的發電廠周邊海域、黑市化的知名觀光朝市、漁村裡的聚賭場所、被國家拋棄的北方領土等等。鈴木筆下有血有肉的人物,一一躍然紙上。男人盜漁、女人賣春的亡命鴛鴦;從一般社會掉落、被築地市場撿拾起來的邊緣人;與盜魚集團鬥智鬥力,卻受限於法令而難掩悲憤的海保職員;分工合作掩護防守,自比為棒球隊友的盜魚團隊;為求生計鋌而走險擔任雙面諜的船主;在三角海域跟蘇聯警備隊周旋、行徑被市民視為痛快逆襲的特攻船員……。
透過鮑魚、海參、鮭魚、海膽、螃蟹、鰻魚等海鮮,鈴木巧妙串接起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明的故事。他不刻板複製黑道的單一形象,也不浮誇渲染漁民的哀情悲歌,而是奮力揭露被隱蔽的事物,傳遞無聲者的心聲,讓那些活在黑白交錯之間的姿態身影,有機會進入大眾的視野中。
專文推薦
洪伯邑∣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尋找台灣味》主編
吳映青∣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共感推薦
「海,究竟是誰的所有物呢?僅是要支撐起市鎮的運作、餐桌上能負擔的佳餚與每個家庭的微笑,灰色的海,就無可奈何的常態化了。跟隨著作者的腳步走訪了岩手、東京、千葉、北海道、台灣與香港,我們彷彿也冒了個險,投向那暗影重重又魔幻神秘的黑色海域,窺見再平凡不過的漁民日日在暴力團、海保、警察間攻防、被夾在蘇聯與日本的海域情報戰之間,而共產黨與黑道則競相爭奪漁工的代言權……這是一個沒有反派,沒有壞人的故事,當然也沒有聖人與君子。亡命之徒是講道義的,惡貫滿盈卻又充滿良善,違法犯罪卻也是痛快的逆襲。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一個當規則橫在求生的本能前面,非法與犯罪一不小心就成為事實的世界。」
——方怡潔/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副教授
「台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傳統餐食與小吃對於各種來自海洋的珍饈自不陌生,而許多來自境外海域的水產品,在受惠於全球貿易的便利下,也逐漸成為國人菜單上耳熟能詳的料理選項。當飲食消費所討論的內涵,開始從個人層次的溫飽、營養乃至品味秀異,轉向更巨觀層面的環境永續、階級與道德議題時,關注及追溯餐桌上食材的源頭就成了晚近許多研究、報導的取材所在。作者鈴木智彥以『盜漁』這個晦暗的視角出發書寫,將帶領讀者在空間上走踏以日本為起點的東亞各漁場,娓娓道來近半個多世紀以降日本水產經濟錯綜複雜、黑白交摻的發展歷程與關係網絡。無論身為讀者或消費者,這都是一本相當具有啟發性的著作!」
——陳玠廷/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對一個以北海道為據點的人類學家而言,整本書讀來洋溢著滿滿的熟悉感。但某些秘密探查或交涉的劇情還是讓我眼界大開,甚至冒了點冷汗。有些情節使我聯想到王崧興先生筆下『期望僥倖』的漢人漁村生活氣質,還有些則讓我回憶起早年某位朋友進入道東漁村做田野時的幽微遭遇。除了『揭密』日本黑道之外,《魚與黑道》其實還能帶來更多啟發。透過不同於學術研究的直白語言,作者揭露出某些逸脫出一般人類學視野之外的捕撈貿易網絡,以及其與國家、企業和漁民間曖昧難解的張力,讓我們一窺在日常表象之下盤根錯節的跨國商品鏈,非常值得一讀!」
——張正衡/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日本政府立法護漁,違法捕撈叫盜漁,盜漁者黑道是也。鮑魚、海膽、螃蟹、海參、鰻苗等盜漁海產市價加總,有二十八億新台幣之多!
盜漁船隻返回港口時,極可能曝光被捕,鈴木智彥說那就像『魔性時刻』。我覺得鈴木智彥的採訪過程也是段『魔性旅程』,吃閉門羹、被放鴿子、人身安全受威脅、黑道邀他加入盜漁行列,種種採訪經歷都在書中呈現。
讀這本書時,我不時冒出『這樣繼續採訪下去,可能會死掉吧?』的不安感。還好,他還活著,用他的筆寫下日本黑道與漁業的故事,然後問說:『這樣下去,日本的漁業會死掉吧?』
可是,他這個問題,有解答嗎?你覺得呢?」
——楊鎮宇/《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作者
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
超級便利的生活是台灣之光?
還是台灣社會的隱形危機?
是誰讓超商店員如此萬能,卻又如此廉價?
是誰從中獲利?又是誰為此付出代價?
「本書帶領讀者進入超商店員繁忙的工作現場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一窺我們享受便利生活之餘,超商店員必須付出的代價」
★超商店員工作大解析,服務業基層人員的淚與累
★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田野工作獎雙重得獎作品
提到方便,台灣民眾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絕對是便利商店。台灣超商的便利程度不僅讓台灣人滿意,也讓外國人嘖嘖稱奇、大為讚賞。
但如此便利的生活,是值得驕傲的台灣之光嗎?還是台灣社會的隱憂?
便利商店從1970年代引進台灣,從起初的乏人問津,如今已經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商店。
2020年代的台灣超商店員,必須熟記三、四千種商品的位置,瞭解熱狗、關東煮、地瓜、咖啡、霜淇淋怎麼製作,還要提供千百種繳費服務,更要記得客人的喜好和各種商品的暱稱;貨架空了要趕快補貨、地板髒了也要盡快打掃乾淨。
隨著台灣超商的不斷進化,超商店員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人們因此稱讚店員很萬能,但這麼萬能的職業,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作者以長年在超商打工的田野觀察,運用社會學的觀點,解析超商運作,揭露店員何以萬能的秘密。從以下面向揭露萬能店員的現象
1. 超商的設計,如何讓店員必須同時做很多事?
2. 為了讓消費者感到便利,超商店員如何變得過勞?
3. 我們對於便利的無止盡要求,將會造成什麼社會代價?
本書指出台灣的便利是廉價的便利,我們用很便宜的價格,獲得超級便利的生活,這些隱形的成本被攤提到每一位工作者身上,以至於我們從未察覺便利是有價的。
我們對於便利無止盡的要求,正吞噬著許多人的工作現場,讓他們陷於無邊無際的忙碌之中,包括我們自己。
我們不斷加班、不斷付出時間給工作,而這些工作往往是為了服務另一群人,因此下班後我們必須透過各種便利的消費,來彌補被工作剝奪的時間。
「下班時間壓榨別人,上班再等著被壓榨」
不僅是當代台灣勞工的常態,也是一道來自工作與生活的枷鎖,重重地銬住我們的雙腳,一步步侵蝕著我們的主體性。
【專文推薦】
吳偉立│《血汗超商》作者
周于萱│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副理事長
【各方推薦】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葉欣怡│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本書作者以親身經驗,帶領讀者進入超商店員繁忙的工作現場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一窺我們享受便利生活之餘,超商店員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血汗超商》一書是以產業層級的鉅觀視野來拆解加盟主與店員在加盟體系中,如何淪為工蟻血汗動的過程,那麼這本《萬能店員》就是透過超商店員的微觀世界,突顯這個提供消費者無限便利的場域,是由多少工作者的疲勞與壓力所堆砌而成。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萬能店員》一書帶領我們一窺撐起當代便利生活的超商店員所面對的日常。改寫自獲得雙料獎項的碩論研究,張立祥以自身長年投入超商工作的田野觀察為基礎,細膩描繪超商店員在人與技術物所共同構築的社會行動網絡中所進行的勞動;並提出「組合勞動」的概念來詮釋萬能店員的勞動過程。本書的觀察涵蓋諸多重要社會議題,鼓勵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能夠有所反思;並透過探究超商店員的工作,希望促成讀者思考當代各行各業所萌生的變化。
葉欣怡 (台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萬能」店員是人,既然是人,怎麼可能是「萬能」?你可能「萬能」嗎?不過是高度壓力下的扭曲!便利有價,但卻被當成低價、甚至無償的勞動。是誰讓超商店員如此萬能而廉價?是誰從中獲利?又是誰在其中打拚奉獻青春?本書作者長年在超商工作,運用社會學的觀點,揭露萬能店員不得不萬能的秘密。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還是台灣社會的隱形危機?
是誰讓超商店員如此萬能,卻又如此廉價?
是誰從中獲利?又是誰為此付出代價?
「本書帶領讀者進入超商店員繁忙的工作現場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一窺我們享受便利生活之餘,超商店員必須付出的代價」
★超商店員工作大解析,服務業基層人員的淚與累
★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田野工作獎雙重得獎作品
提到方便,台灣民眾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絕對是便利商店。台灣超商的便利程度不僅讓台灣人滿意,也讓外國人嘖嘖稱奇、大為讚賞。
但如此便利的生活,是值得驕傲的台灣之光嗎?還是台灣社會的隱憂?
便利商店從1970年代引進台灣,從起初的乏人問津,如今已經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商店。
2020年代的台灣超商店員,必須熟記三、四千種商品的位置,瞭解熱狗、關東煮、地瓜、咖啡、霜淇淋怎麼製作,還要提供千百種繳費服務,更要記得客人的喜好和各種商品的暱稱;貨架空了要趕快補貨、地板髒了也要盡快打掃乾淨。
隨著台灣超商的不斷進化,超商店員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人們因此稱讚店員很萬能,但這麼萬能的職業,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作者以長年在超商打工的田野觀察,運用社會學的觀點,解析超商運作,揭露店員何以萬能的秘密。從以下面向揭露萬能店員的現象
1. 超商的設計,如何讓店員必須同時做很多事?
2. 為了讓消費者感到便利,超商店員如何變得過勞?
3. 我們對於便利的無止盡要求,將會造成什麼社會代價?
本書指出台灣的便利是廉價的便利,我們用很便宜的價格,獲得超級便利的生活,這些隱形的成本被攤提到每一位工作者身上,以至於我們從未察覺便利是有價的。
我們對於便利無止盡的要求,正吞噬著許多人的工作現場,讓他們陷於無邊無際的忙碌之中,包括我們自己。
我們不斷加班、不斷付出時間給工作,而這些工作往往是為了服務另一群人,因此下班後我們必須透過各種便利的消費,來彌補被工作剝奪的時間。
「下班時間壓榨別人,上班再等著被壓榨」
不僅是當代台灣勞工的常態,也是一道來自工作與生活的枷鎖,重重地銬住我們的雙腳,一步步侵蝕著我們的主體性。
【專文推薦】
吳偉立│《血汗超商》作者
周于萱│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副理事長
【各方推薦】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葉欣怡│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本書作者以親身經驗,帶領讀者進入超商店員繁忙的工作現場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一窺我們享受便利生活之餘,超商店員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血汗超商》一書是以產業層級的鉅觀視野來拆解加盟主與店員在加盟體系中,如何淪為工蟻血汗動的過程,那麼這本《萬能店員》就是透過超商店員的微觀世界,突顯這個提供消費者無限便利的場域,是由多少工作者的疲勞與壓力所堆砌而成。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萬能店員》一書帶領我們一窺撐起當代便利生活的超商店員所面對的日常。改寫自獲得雙料獎項的碩論研究,張立祥以自身長年投入超商工作的田野觀察為基礎,細膩描繪超商店員在人與技術物所共同構築的社會行動網絡中所進行的勞動;並提出「組合勞動」的概念來詮釋萬能店員的勞動過程。本書的觀察涵蓋諸多重要社會議題,鼓勵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能夠有所反思;並透過探究超商店員的工作,希望促成讀者思考當代各行各業所萌生的變化。
葉欣怡 (台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萬能」店員是人,既然是人,怎麼可能是「萬能」?你可能「萬能」嗎?不過是高度壓力下的扭曲!便利有價,但卻被當成低價、甚至無償的勞動。是誰讓超商店員如此萬能而廉價?是誰從中獲利?又是誰在其中打拚奉獻青春?本書作者長年在超商工作,運用社會學的觀點,揭露萬能店員不得不萬能的秘密。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臺灣與日本雙方為和解做出的努力
逝者的靈魂可曾找到回鄉的歸途?
還是仍漂泊在陌生的異地?
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有一座「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為什麼會有五十四名琉球人埋骨此處?這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一起海難……。
一八七一年琉球的宮古島貢納船,在完成繳納織布與穀物等的年貢、準備歸返家鄉的途中遭遇海上風暴——據說是名為「臺灣和尚」的秋季颱風,時隔約莫一周的漂流,來到了長滿林投與龍舌蘭、陌生的南方土地。這片衝擊著大浪的海灣,是瑯嶠九棚灣,也就是今天的恆春八瑤灣。
遇難的琉球民在失去三名同伴後,艱辛上岸。先是有二名行商的漢人警告會遭遇獵人頭的大耳族,可是琉球民與該二人發生齟齬,最後沒有接納他們的提醒而繼續前行,於是來到了排灣族的部落——高士佛社。
剛從別處遷徙到這片新開墾地的高士佛社族人們,為這群琉球民提供了水與芋頭,並讓他們在部落中歇息。依照族人的慣例,將部落的飲水提供給外人,就表示彼此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然而,第二天事情卻發生急劇的變化,琉球民因故倉皇地離開落腳的部落。原本欲上山打獵的族人發現後,緊追逃離的琉球民並發生了流血事件。六十六名琉球民中共有五十四名殞命,其餘十二名則受到當地與原住民做交易的客家人的保護而得以倖存下來……。
明治維新甫三年的一八七四年,摸索著如何打造現代國家的明治政府,正經歷著內部與國際危殆的情勢。琉球民於一八七一年在臺灣發生的海難遇害事件,正好成為明治政府紓解國政壓力的藉口,據說是接納了外交顧問李仙得的強烈建議,他們遂以「保護本國人民」與「懲罰蕃族」之名發起了「征臺之役」,並於石門同和高士佛社有同盟關係的牡丹社排灣族人發生戰爭。雖名之為「保護本國人民」,可是當時的琉球其實為同時對中國與薩摩藩有朝貢關係的獨立王國。
石門戰爭爆發後,排灣族頭目阿碌古父子戰死,部落面臨毀滅性的災難。琉球王國也因而失去原本的獨立地位,在一八七九年的「琉球併合」成為日本帝國轄下的「沖繩縣」。原本將臺灣東部視作「化外之地」的清朝政府,也轉趨積極管理,除了興建恆春城,更進一步開設通往原住民部落的道路、處理原住民的招撫政策。
「琉球民海難遇害事件」與「征臺之役」這兩起事件,被臺灣與日本的相關學界合稱為「牡丹社事件」。
二○○五年,高士佛社與牡丹社的排灣族人前往沖繩,為一百多年前的牡丹社事件踏上和解的旅途。本書作者即以此一新聞報導為序曲,從日本到臺灣、在海的兩端奔波往返,不但訪談雙方的遺族、後裔,更於排灣族與琉球的口傳與文獻中細細爬梳,企圖跳脫臺、日既成的歷史敘事,透過排灣族人與琉球民自身的視角,找出牡丹社事件發生的始末,期待能還原這起深深撼動著排灣族、琉球、臺灣、清朝與日本,乃至影響整個東亞近、現代歷史發展的重大事件背後,複雜而多元的面貌。
還是仍漂泊在陌生的異地?
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有一座「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為什麼會有五十四名琉球人埋骨此處?這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一起海難……。
一八七一年琉球的宮古島貢納船,在完成繳納織布與穀物等的年貢、準備歸返家鄉的途中遭遇海上風暴——據說是名為「臺灣和尚」的秋季颱風,時隔約莫一周的漂流,來到了長滿林投與龍舌蘭、陌生的南方土地。這片衝擊著大浪的海灣,是瑯嶠九棚灣,也就是今天的恆春八瑤灣。
遇難的琉球民在失去三名同伴後,艱辛上岸。先是有二名行商的漢人警告會遭遇獵人頭的大耳族,可是琉球民與該二人發生齟齬,最後沒有接納他們的提醒而繼續前行,於是來到了排灣族的部落——高士佛社。
剛從別處遷徙到這片新開墾地的高士佛社族人們,為這群琉球民提供了水與芋頭,並讓他們在部落中歇息。依照族人的慣例,將部落的飲水提供給外人,就表示彼此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然而,第二天事情卻發生急劇的變化,琉球民因故倉皇地離開落腳的部落。原本欲上山打獵的族人發現後,緊追逃離的琉球民並發生了流血事件。六十六名琉球民中共有五十四名殞命,其餘十二名則受到當地與原住民做交易的客家人的保護而得以倖存下來……。
明治維新甫三年的一八七四年,摸索著如何打造現代國家的明治政府,正經歷著內部與國際危殆的情勢。琉球民於一八七一年在臺灣發生的海難遇害事件,正好成為明治政府紓解國政壓力的藉口,據說是接納了外交顧問李仙得的強烈建議,他們遂以「保護本國人民」與「懲罰蕃族」之名發起了「征臺之役」,並於石門同和高士佛社有同盟關係的牡丹社排灣族人發生戰爭。雖名之為「保護本國人民」,可是當時的琉球其實為同時對中國與薩摩藩有朝貢關係的獨立王國。
石門戰爭爆發後,排灣族頭目阿碌古父子戰死,部落面臨毀滅性的災難。琉球王國也因而失去原本的獨立地位,在一八七九年的「琉球併合」成為日本帝國轄下的「沖繩縣」。原本將臺灣東部視作「化外之地」的清朝政府,也轉趨積極管理,除了興建恆春城,更進一步開設通往原住民部落的道路、處理原住民的招撫政策。
「琉球民海難遇害事件」與「征臺之役」這兩起事件,被臺灣與日本的相關學界合稱為「牡丹社事件」。
二○○五年,高士佛社與牡丹社的排灣族人前往沖繩,為一百多年前的牡丹社事件踏上和解的旅途。本書作者即以此一新聞報導為序曲,從日本到臺灣、在海的兩端奔波往返,不但訪談雙方的遺族、後裔,更於排灣族與琉球的口傳與文獻中細細爬梳,企圖跳脫臺、日既成的歷史敘事,透過排灣族人與琉球民自身的視角,找出牡丹社事件發生的始末,期待能還原這起深深撼動著排灣族、琉球、臺灣、清朝與日本,乃至影響整個東亞近、現代歷史發展的重大事件背後,複雜而多元的面貌。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邁向幸福經濟共同體的倫理行動指南
擺脫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重新定義何謂幸福
奪回對經濟、工作、商業、市場、財產與金融的控制權
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選擇與行動,我們能夠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20世紀的主流觀點認為,經濟是一部以增長為燃料的機器,任何人為干涉都可能阻礙其順暢運作,危及經濟增長。我們將經濟增長奉為圭臬,掠奪各種自然資源,威脅其他物種的生存,我們聚焦於自身慾望,無視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與他人的犧牲。然而,地球資源的耗盡及不平等的加劇,讓許多人開始懷疑這些代價是否值得付出。
本書打破「經濟是一部機器」之迷思,將經濟重構為「我們決策和行動的後果」,並帶領讀者思考以下問題:何謂幸福?我們如何好好生存?如何分配剩餘?在我們尋求好好存活之際,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我們消耗了什麼資源?如何維護我們共有的資源?如何投資未來?我們在自己的社區中能夠做些什麼以產生影響?
世界各地的人們起身行動,嘗試透過倫理行動「奪回經濟」,使其為社會和環境服務,造福人類與地球。透過倫理行動奪回經濟,意味著在好好存活之際,也關懷他人、環境與其他物種的處境,因為我們共享地球棲息地,且相互依賴。我們不只替資本主義企業工作賺錢與消費,我們還相互照顧,彼此幫助,我們以物易物,自給自足,我們贈送或收受有形與無形的禮物,彼此互惠。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選擇與行動,我們可以一步步奪回對經濟、工作、商業、市場、財產與金融的控制權。
本書提供一套簡單實用的思考工具,教導讀者如何利用現有資源,以適合自己社區和環境的方式奪回經濟,創造更公平且永續的世界,邁向真正的幸福。
◎ 奪回工作
我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何謂幸福?
◎ 奪回商業
在資本主義企業中,員工付出大量時間與心力,自然環境也付出代價,絕大多數的利潤卻都進入老闆的私人口袋,這樣的剩餘分配方式合理嗎?是否有其他選項?
◎ 奪回市場
在市場上,除了價格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值得考慮的事情?我們的消費習慣如何影響他人與環境?
◎ 奪回財產
我們消耗了什麼資源?我們如何維護地球棲息地與其他共有資源?
◎ 奪回金融
金融部門掌握了大量社會財富,然而今日其運作更像是個巨型賭場,而非我們財富的守護者,我們該如何改造金融,使其投資於我們共同的未來?
奪回對經濟、工作、商業、市場、財產與金融的控制權
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選擇與行動,我們能夠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20世紀的主流觀點認為,經濟是一部以增長為燃料的機器,任何人為干涉都可能阻礙其順暢運作,危及經濟增長。我們將經濟增長奉為圭臬,掠奪各種自然資源,威脅其他物種的生存,我們聚焦於自身慾望,無視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與他人的犧牲。然而,地球資源的耗盡及不平等的加劇,讓許多人開始懷疑這些代價是否值得付出。
本書打破「經濟是一部機器」之迷思,將經濟重構為「我們決策和行動的後果」,並帶領讀者思考以下問題:何謂幸福?我們如何好好生存?如何分配剩餘?在我們尋求好好存活之際,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我們消耗了什麼資源?如何維護我們共有的資源?如何投資未來?我們在自己的社區中能夠做些什麼以產生影響?
世界各地的人們起身行動,嘗試透過倫理行動「奪回經濟」,使其為社會和環境服務,造福人類與地球。透過倫理行動奪回經濟,意味著在好好存活之際,也關懷他人、環境與其他物種的處境,因為我們共享地球棲息地,且相互依賴。我們不只替資本主義企業工作賺錢與消費,我們還相互照顧,彼此幫助,我們以物易物,自給自足,我們贈送或收受有形與無形的禮物,彼此互惠。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選擇與行動,我們可以一步步奪回對經濟、工作、商業、市場、財產與金融的控制權。
本書提供一套簡單實用的思考工具,教導讀者如何利用現有資源,以適合自己社區和環境的方式奪回經濟,創造更公平且永續的世界,邁向真正的幸福。
◎ 奪回工作
我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何謂幸福?
◎ 奪回商業
在資本主義企業中,員工付出大量時間與心力,自然環境也付出代價,絕大多數的利潤卻都進入老闆的私人口袋,這樣的剩餘分配方式合理嗎?是否有其他選項?
◎ 奪回市場
在市場上,除了價格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值得考慮的事情?我們的消費習慣如何影響他人與環境?
◎ 奪回財產
我們消耗了什麼資源?我們如何維護地球棲息地與其他共有資源?
◎ 奪回金融
金融部門掌握了大量社會財富,然而今日其運作更像是個巨型賭場,而非我們財富的守護者,我們該如何改造金融,使其投資於我們共同的未來?
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
老年人、脆弱的人,就是我們的社會。
他們曾經努力過、愛過、活過,且能繼續做到。
他們是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是我們的照顧者和鄰居。
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是我們每一個人。
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曾獲得文學獎的內科醫師凱倫•希區考克,以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展開脆弱性的敘事書寫。
她穿越記憶的隧道,回望年輕的自己在面對親人生命老化及消逝時的深沉無能為力。就讀醫學院期間,肺部纖維化的外婆正在經歷人生的最後階段——從鼻孔固定插著製氧機長管子的居家日常,到最終入住安寧病房度過餘下的時光。在那些年間,母親每星期都會到養護中心探望有嚴重失智症的姨婆,有時會打電話要她一起去,也會告訴她姨婆在養護中心受到的各種屈辱,而那些細節是她最不想聽聞的。她剛成為醫生的第一年,罹患血癌的父親住院時因不慎跌倒而顱內大量出血,主治醫師交代家人們好好想一想「父親會想要怎麼做」,往後幾年她經常在半夜驚醒,糾結於當時選擇放棄治療是否做錯了決定。
埋藏心中的回憶伴隨著她的行醫生涯。她在診間和病房裡與形形色色的病患及家屬相遇,溫柔地凝視並靠近這些「複雜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拒絕服藥且不配合限制水分攝取、又會攻擊妻子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艾利克;在送醫途中因供氧過量而導致昏迷、卻被直接送往安寧療護的老奶奶佩莉;愛妻和愛犬皆已離世、自覺一無所有而只是個麻煩老人的福瑞得;仍充滿機智和生命力、但在家人安排下被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大衛;在養護中心過得意興闌珊、需要女兒同意才能安裝心律調節器的喬治;因出手打了照護員而被送到醫院來、又在譫妄的狀態下辱罵護理人員的芬曲太太;年輕時曾遠赴勞改營為丈夫請命、年老時被強制安置在養護機構的伊蓮娜……。
希區考克醫師讓她筆下的各個生命案例,幽微地映現出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式議題,像是社會排除、年齡歧視、無效醫療、過度醫療、醫療永續性、安寧緩和照護、預立醫療計畫、死亡醫療化、安樂死等等。她的書寫並非振振有詞的倡議檄文,而是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臨床所見所思,凝結成一本深刻而動人的文集,以此向所有人發出懇切的思辨邀請: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該如何共構屬於全民的「親愛的人生」?
他們曾經努力過、愛過、活過,且能繼續做到。
他們是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是我們的照顧者和鄰居。
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是我們每一個人。
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曾獲得文學獎的內科醫師凱倫•希區考克,以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展開脆弱性的敘事書寫。
她穿越記憶的隧道,回望年輕的自己在面對親人生命老化及消逝時的深沉無能為力。就讀醫學院期間,肺部纖維化的外婆正在經歷人生的最後階段——從鼻孔固定插著製氧機長管子的居家日常,到最終入住安寧病房度過餘下的時光。在那些年間,母親每星期都會到養護中心探望有嚴重失智症的姨婆,有時會打電話要她一起去,也會告訴她姨婆在養護中心受到的各種屈辱,而那些細節是她最不想聽聞的。她剛成為醫生的第一年,罹患血癌的父親住院時因不慎跌倒而顱內大量出血,主治醫師交代家人們好好想一想「父親會想要怎麼做」,往後幾年她經常在半夜驚醒,糾結於當時選擇放棄治療是否做錯了決定。
埋藏心中的回憶伴隨著她的行醫生涯。她在診間和病房裡與形形色色的病患及家屬相遇,溫柔地凝視並靠近這些「複雜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拒絕服藥且不配合限制水分攝取、又會攻擊妻子的末期心臟衰竭患者艾利克;在送醫途中因供氧過量而導致昏迷、卻被直接送往安寧療護的老奶奶佩莉;愛妻和愛犬皆已離世、自覺一無所有而只是個麻煩老人的福瑞得;仍充滿機智和生命力、但在家人安排下被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大衛;在養護中心過得意興闌珊、需要女兒同意才能安裝心律調節器的喬治;因出手打了照護員而被送到醫院來、又在譫妄的狀態下辱罵護理人員的芬曲太太;年輕時曾遠赴勞改營為丈夫請命、年老時被強制安置在養護機構的伊蓮娜……。
希區考克醫師讓她筆下的各個生命案例,幽微地映現出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式議題,像是社會排除、年齡歧視、無效醫療、過度醫療、醫療永續性、安寧緩和照護、預立醫療計畫、死亡醫療化、安樂死等等。她的書寫並非振振有詞的倡議檄文,而是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臨床所見所思,凝結成一本深刻而動人的文集,以此向所有人發出懇切的思辨邀請: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該如何共構屬於全民的「親愛的人生」?
台語片的魔力:從故事、明星、導演到類型與行銷的電影關鍵詞
台語片超有梗!
由文字大數據而來的110個電影關鍵詞
從台語片的作品與電影人的故事
看見台灣人的摸索與嘗試、成功與失敗
以及台灣人的成長
◎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
愛情偵探片、西部牛仔片、武俠片、諜報片、科幻片、戰爭片、懸疑驚悚片、世界文學名著改編、民間傳奇、海女片……台語片都拍過
◎拍出正傳、前傳、後傳、別傳的台語史詩鉅片是?
「薛丁山家族故事」,橫跨三代,阿公、爸爸、孫子各有自己的主場片
◎台語片常有的劇情公式是?
低端女性與高端男性苦命相愛、懷有私生子、被男方家長阻礙;女子因貧窮被迫嫁給不愛的男人;父母與子女相見卻不相識;出家為尼終了一生
◎在台語片時代,廣告文案寫什麼才能吸引觀眾?
哀豔絕倫、青年男女必看、為人父母必看、社會教化歌唱打鬥愛情大名片、新藝綜合體
-------
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
1955至1981年間,台灣生產出1000多部台語片。
那時,演員供不應求,不管大小演員,每個人常要同時軋好幾部電影;那時,台語片明星到戲院隨片登台,往往造成轟動;那時,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西部片、武俠片、諜報片、科幻片、文藝片、神怪片、懸疑恐怖片……台語片是一個跟隨國際潮流的產業。
在那個黃金年代,無數幕前幕後影人投入台語片的產製,為我們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
然而,過去由於政治因素,這段電影史一直位居邊緣,加以電影拷貝的大量遺失,更讓這段歷史的顯影困難重重,研究大不易。
本書是一次勇敢與創新的嘗試。
作者採用大數據概念,廣泛收集台語片的舊報紙廣告、本事、時評、文物及當代評論等海量文字資料,以詞頻分析的方法,揀選高度聲量的110個關鍵詞加以介紹。包含了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攝影師、影評;重要作品的類型、故事、角色、改編、時常出現的戲劇元素及設定;廣告用語、行銷手法;當代台語片研究的重要觀點。
本書是一部廣角多元、兼容並蓄的台語片小百科,作者以貫古穿今的方式,把六十年前的台語片元素與當前的流行文化元素相互對話,附加深厚的電影知識,娓娓道出許多電影作品與從業人員背後的故事,呈現出台語片兩段動人的歷史:一段是影片製作當下,電影工作者對創作的投入與付出;另一段是1990年代以來,影史研究者對於台語片各面向的搶救、修復與推廣工作。
這也是一本另類思考台灣的書。
消逝影像的重新書寫,顯現的不只是電影故事,還讓我們看見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及意識形態。透過台語片,我們將有機會認識過去的台灣人會為什麼爭執與衝突?面對各種事情的反應是什麼?他們重視的價值是什麼?他們的夢想與渴望又是什麼?而經過六十多年,我們實現當初台灣人夢想中的理想社會了嗎?
由文字大數據而來的110個電影關鍵詞
從台語片的作品與電影人的故事
看見台灣人的摸索與嘗試、成功與失敗
以及台灣人的成長
◎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
愛情偵探片、西部牛仔片、武俠片、諜報片、科幻片、戰爭片、懸疑驚悚片、世界文學名著改編、民間傳奇、海女片……台語片都拍過
◎拍出正傳、前傳、後傳、別傳的台語史詩鉅片是?
「薛丁山家族故事」,橫跨三代,阿公、爸爸、孫子各有自己的主場片
◎台語片常有的劇情公式是?
低端女性與高端男性苦命相愛、懷有私生子、被男方家長阻礙;女子因貧窮被迫嫁給不愛的男人;父母與子女相見卻不相識;出家為尼終了一生
◎在台語片時代,廣告文案寫什麼才能吸引觀眾?
哀豔絕倫、青年男女必看、為人父母必看、社會教化歌唱打鬥愛情大名片、新藝綜合體
-------
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
1955至1981年間,台灣生產出1000多部台語片。
那時,演員供不應求,不管大小演員,每個人常要同時軋好幾部電影;那時,台語片明星到戲院隨片登台,往往造成轟動;那時,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西部片、武俠片、諜報片、科幻片、文藝片、神怪片、懸疑恐怖片……台語片是一個跟隨國際潮流的產業。
在那個黃金年代,無數幕前幕後影人投入台語片的產製,為我們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
然而,過去由於政治因素,這段電影史一直位居邊緣,加以電影拷貝的大量遺失,更讓這段歷史的顯影困難重重,研究大不易。
本書是一次勇敢與創新的嘗試。
作者採用大數據概念,廣泛收集台語片的舊報紙廣告、本事、時評、文物及當代評論等海量文字資料,以詞頻分析的方法,揀選高度聲量的110個關鍵詞加以介紹。包含了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攝影師、影評;重要作品的類型、故事、角色、改編、時常出現的戲劇元素及設定;廣告用語、行銷手法;當代台語片研究的重要觀點。
本書是一部廣角多元、兼容並蓄的台語片小百科,作者以貫古穿今的方式,把六十年前的台語片元素與當前的流行文化元素相互對話,附加深厚的電影知識,娓娓道出許多電影作品與從業人員背後的故事,呈現出台語片兩段動人的歷史:一段是影片製作當下,電影工作者對創作的投入與付出;另一段是1990年代以來,影史研究者對於台語片各面向的搶救、修復與推廣工作。
這也是一本另類思考台灣的書。
消逝影像的重新書寫,顯現的不只是電影故事,還讓我們看見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及意識形態。透過台語片,我們將有機會認識過去的台灣人會為什麼爭執與衝突?面對各種事情的反應是什麼?他們重視的價值是什麼?他們的夢想與渴望又是什麼?而經過六十多年,我們實現當初台灣人夢想中的理想社會了嗎?
軌道:福知山線出軌事故,改變JR西日本的奮鬥
「把責任追究擺在一旁,願意一起幹嗎?」
在出軌事故中失去愛妻與妹妹的遺族,與加害企業JR西日本的社長
立場相反的兩人,為了改變巨大的組織,將如何展開奮鬥?
從那起事故開始,長達十三年間的「軌道」
持續在遺族身旁觀察的記者,一步步追蹤日本社會的欺瞞與脆弱
2005年4月25日早上剛過8點半,淺野目送妻子與次女離開家門,那是他最後一次看見妻子的身影。9點18分,JR福知山線5418M快速列車,在尼崎站前1.4公里的彎道出軌翻覆,頭兩節車廂猛烈撞上鐵軌旁的公寓,包含駕駛在內,共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傷,這是日本國鐵民營化、以JR名義經營以來傷亡最慘重的一起事故。
淺野彌三一在此次事故中失去了妻子和妹妹,次女亦身負重傷。遭受如此重大的打擊,淺野曾一度自暴自棄,但不久後他仍強忍傷痛暫時將情感封印,展開了長達十年以上的努力,鍥而不捨地追究事故原因,試圖釐清「為何妻子、妹妹和女兒會遭遇這樣的事」。
事故後的各種調查報告,大多認定列車超速、駕駛員延遲煞車為事故的直接原因。然而淺野認為,異常的超速是「結果」而非「原因」,致使且允許駕駛超速的組織體制,才是事故真正的「主因」。淺野整理出事故原因四大項目:一、懲罰性的日勤教育;二、缺乏餘裕時間的電車時刻表;三、遲遲未能裝置ATS-P系統;四、公司整體的安全管理體制。由受害者及遺族組成的團體「4.25網絡」,要求JR西日本針對這四大項目做出回應,並釐清事故原因。
然而,被稱為「JR西日本天皇」的井手正敬並不認同遺族的想法。井手過去曾主導日本國有鐵道拆分及民營化,是著名的「國鐵改革三人組」之一。1995年,井手成功帶領JR西日本走過阪神大地震,此後其威望更是如日中天,他一手把持公司人事、財務與業務計畫,底下的人全都看他臉色辦事。而井手認為,這起事故的主因就是駕駛犯錯,公司體質與組織風氣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面對頑強自我防衛、口中說著賠罪話語但根本不認為自己有錯的巨大組織,淺野等遺族到底該從何著手,才能徹底改造JR西日本,避免憾事再次發生?在這宛如鐵板一塊的組織中,能夠對話的人物究竟在何方?新任社長山崎正夫工作認真、秉性耿直,但處事不夠圓滑的他,曾被放逐至負責清掃業務的子公司將近七年,直到事故發生後才將其召回收拾殘局,如此人物會是淺野期待的那個人嗎?然而,山崎在公司內部孤立無援,同事及下屬大多對他冷眼旁觀,認為他只是「敗戰處理的救援投手」、「過路社長」,兩年後就得滾蛋,他該如何憑一己之力撼動僵化的體制?
淺野與山崎,事故遺族與加害企業的社長,立場相反的兩人,為了改變巨大的組織,將如何展開奮鬥?從那起事故開始,長達十三年的奮鬥「軌道」,持續在淺野身旁陪伴觀察的記者松本創,一步步將日本社會的欺瞞與脆弱記錄下來。
★ 榮獲第41屆「講談社本田靖春非虛構文學獎」
★ 榮獲第50屆「大宅壯一非虛構文學獎」提名入圍
★ 榮獲第一屆「Yahoo!News書店大賞 非文學類大賞」提名入圍,最後獲得第三高票
【各方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
李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專任委員
林宗德│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
陳威臣│旅日作家/駐日媒體工作者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楊正君│交通部鐵道局副局長
賴勇成│台灣大學軌道科技研究中心教授
嚴文廷│非營利媒體《報導者》資深記者
「15年前的福知山線事故,是1987年日本國鐵民營化之後,死傷最慘重的一次鐵道事故。這起事故使JR西日本內部的許多問題受到檢討,如JR西日本嚴格的駕駛勤務教育制度、鐵路公司的內控管理文化、出事路線僅裝設基本款的ATS-SW而非ATS-P(連續速度查核型列車自動停止系統)、出軌翻車的207系1000番台電車的輕量化設計等一連串課題。而本書從關係人的軸線出發,恰可補足單純從事件、技術面向探討的闕漏,相當值得參考。」
——吳易翰(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理事長)
「2005年,日本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造成107人死亡及562人輕重傷;與日本鐵道界有深厚淵源的台鐵,也不幸於2018年10月21日在宜蘭新馬站附近發生了普悠瑪自強號列車出軌事故,造成18人死亡與291人輕重傷。這兩起鐵路事故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經常被相提並論,日台兩地也都在事故後成立了專責重大運輸事故調查的機關: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JTSB),以及台灣的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TTSB)。
《軌道》一書在福知山線事故發生後十多年出版,對於造成該事故的根源肇因(root cause),特別是JR西日本的組織文化深層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及反省。的確,回顧歷史上全球重大的海、陸、空運輸事故,事故肇因大多難以和營運單位的組織管理、企業文化潛藏的根本問題撇清關係,營運和監理單位的首長對於建立運輸安全管理體系及公正文化的認知尤其重要。
在台鐵普悠瑪事故將屆滿兩周年,運安會的普悠瑪事故完整調查報告即將發布之際,《軌道》這本書於台灣出版顯得格外有意義,也值得所有關心台灣鐵道安全議題的各界人士,以及海、陸、空運輸業界從業人員及監理單位參考,並時時刻刻自我警惕。期能讓台灣的運輸安全提升,不再需要以更多受難者和家屬的血淚換取!」
——李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專任委員)
「《軌道》透過遺族淺野彌三一的近身觀點,鉅細靡遺地描繪事故之後,JR西日本龐大的企業體如何歷經混亂、推諉塞責、官官相護等官僚慣行。最後竟是透過遺族自發性的組織,加上各類專業人士的協助,耗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促成改變。遺族們鍥而不捨地追究造成事故的可能原因,最後終於取得與JR西日本經營階層合作檢視問題的機會,進而達成改善JR西日本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標。……本書深入描寫了事故後JR西日本經營階層的反應,以及事故調查和刑事偵查的過程,讓我們深刻體認到:事故是社會的結果,而對事故的處理方式,也反映了社會慣常的態度與回應方式。」
——林宗德(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
「福知山線事故是日本在平成時代最嚴重的鐵道事故,造成107人死亡與500多人輕重傷,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閱讀此書,可以了解日本社會階級服從、組織權威至上的守舊沉痾,以及遺族努力尋找真相,與龐大企業對抗的故事,值得我們省思!」
——陳威臣(旅日作家/駐日媒體工作者)
「重大公共運輸交通事故的發生,大多是龐大企業組織中細微疏失的累積,在某個臨界點爆發,第一線操作者往往成為究責的代罪羔羊。本書作者松本創在造成107人死亡的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發生後11年,重返事故現場,透過受害者家屬的觀點,探究反省JR西日本的組織文化缺失,如實呈現遺族對抗龐大的體制沉痾之過程,令人動容。」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軌道》一書點出重大鐵道事故不會只有單一肇因或肇事者,必須檢視組織文化及系統,找出結構性的問題;受害者家屬亦可從中看見,團結的力量如何促使加害者及相關單位進行改革,從而對交通運輸安全帶來長遠的影響;對於鐵路營運單位而言,本書點出了真正將安全放在首位的實際策略與執行方法。
本書作者花費了數年時間,大量訪談受害者及其家屬、JR西日本的管理階層,以及第三方專家,將各方想法詳實記錄下來,並仔細描繪這十餘年來,福知山線事故為JR西日本、日本鐵道業界與日本社會帶來的改變。誠摯邀請大家一同來閱讀此書,為台灣的鐵道安全貢獻一份心力!」
——賴勇成(台灣大學軌道科技研究中心教授)
「本書主角淺野彌三一在福知山線事故中失去了妻子與妹妹,女兒也身受重傷,而身為遺族的淺野認為,駕駛在限速70公里的彎道中,以110多公里的速度出軌,這異常的超速並不是事故原因,而是『結果』,允許駕駛這麼做的組織系統,才是真正的『主因』。淺野花了13年的時間,試圖衝撞JR西日本這個龐大的企業機器,不只尋求對方道歉,更希望JR西日本能徹底檢討事故『主因』,並提升對於安全的重視。……經歷普悠瑪事故的打擊,希望台灣的軌道運輸從業人員能夠記取過去慘痛的教訓,也借鏡日本福知山線事故的經驗,給予台鐵系統性與制度化改革的機會,別再只是靠著員工勉強維持每日的行車安全。」
——嚴文廷(非營利媒體《報導者》資深記者)
在出軌事故中失去愛妻與妹妹的遺族,與加害企業JR西日本的社長
立場相反的兩人,為了改變巨大的組織,將如何展開奮鬥?
從那起事故開始,長達十三年間的「軌道」
持續在遺族身旁觀察的記者,一步步追蹤日本社會的欺瞞與脆弱
2005年4月25日早上剛過8點半,淺野目送妻子與次女離開家門,那是他最後一次看見妻子的身影。9點18分,JR福知山線5418M快速列車,在尼崎站前1.4公里的彎道出軌翻覆,頭兩節車廂猛烈撞上鐵軌旁的公寓,包含駕駛在內,共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傷,這是日本國鐵民營化、以JR名義經營以來傷亡最慘重的一起事故。
淺野彌三一在此次事故中失去了妻子和妹妹,次女亦身負重傷。遭受如此重大的打擊,淺野曾一度自暴自棄,但不久後他仍強忍傷痛暫時將情感封印,展開了長達十年以上的努力,鍥而不捨地追究事故原因,試圖釐清「為何妻子、妹妹和女兒會遭遇這樣的事」。
事故後的各種調查報告,大多認定列車超速、駕駛員延遲煞車為事故的直接原因。然而淺野認為,異常的超速是「結果」而非「原因」,致使且允許駕駛超速的組織體制,才是事故真正的「主因」。淺野整理出事故原因四大項目:一、懲罰性的日勤教育;二、缺乏餘裕時間的電車時刻表;三、遲遲未能裝置ATS-P系統;四、公司整體的安全管理體制。由受害者及遺族組成的團體「4.25網絡」,要求JR西日本針對這四大項目做出回應,並釐清事故原因。
然而,被稱為「JR西日本天皇」的井手正敬並不認同遺族的想法。井手過去曾主導日本國有鐵道拆分及民營化,是著名的「國鐵改革三人組」之一。1995年,井手成功帶領JR西日本走過阪神大地震,此後其威望更是如日中天,他一手把持公司人事、財務與業務計畫,底下的人全都看他臉色辦事。而井手認為,這起事故的主因就是駕駛犯錯,公司體質與組織風氣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面對頑強自我防衛、口中說著賠罪話語但根本不認為自己有錯的巨大組織,淺野等遺族到底該從何著手,才能徹底改造JR西日本,避免憾事再次發生?在這宛如鐵板一塊的組織中,能夠對話的人物究竟在何方?新任社長山崎正夫工作認真、秉性耿直,但處事不夠圓滑的他,曾被放逐至負責清掃業務的子公司將近七年,直到事故發生後才將其召回收拾殘局,如此人物會是淺野期待的那個人嗎?然而,山崎在公司內部孤立無援,同事及下屬大多對他冷眼旁觀,認為他只是「敗戰處理的救援投手」、「過路社長」,兩年後就得滾蛋,他該如何憑一己之力撼動僵化的體制?
淺野與山崎,事故遺族與加害企業的社長,立場相反的兩人,為了改變巨大的組織,將如何展開奮鬥?從那起事故開始,長達十三年的奮鬥「軌道」,持續在淺野身旁陪伴觀察的記者松本創,一步步將日本社會的欺瞞與脆弱記錄下來。
★ 榮獲第41屆「講談社本田靖春非虛構文學獎」
★ 榮獲第50屆「大宅壯一非虛構文學獎」提名入圍
★ 榮獲第一屆「Yahoo!News書店大賞 非文學類大賞」提名入圍,最後獲得第三高票
【各方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
李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專任委員
林宗德│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
陳威臣│旅日作家/駐日媒體工作者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楊正君│交通部鐵道局副局長
賴勇成│台灣大學軌道科技研究中心教授
嚴文廷│非營利媒體《報導者》資深記者
「15年前的福知山線事故,是1987年日本國鐵民營化之後,死傷最慘重的一次鐵道事故。這起事故使JR西日本內部的許多問題受到檢討,如JR西日本嚴格的駕駛勤務教育制度、鐵路公司的內控管理文化、出事路線僅裝設基本款的ATS-SW而非ATS-P(連續速度查核型列車自動停止系統)、出軌翻車的207系1000番台電車的輕量化設計等一連串課題。而本書從關係人的軸線出發,恰可補足單純從事件、技術面向探討的闕漏,相當值得參考。」
——吳易翰(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理事長)
「2005年,日本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造成107人死亡及562人輕重傷;與日本鐵道界有深厚淵源的台鐵,也不幸於2018年10月21日在宜蘭新馬站附近發生了普悠瑪自強號列車出軌事故,造成18人死亡與291人輕重傷。這兩起鐵路事故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經常被相提並論,日台兩地也都在事故後成立了專責重大運輸事故調查的機關: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JTSB),以及台灣的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TTSB)。
《軌道》一書在福知山線事故發生後十多年出版,對於造成該事故的根源肇因(root cause),特別是JR西日本的組織文化深層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及反省。的確,回顧歷史上全球重大的海、陸、空運輸事故,事故肇因大多難以和營運單位的組織管理、企業文化潛藏的根本問題撇清關係,營運和監理單位的首長對於建立運輸安全管理體系及公正文化的認知尤其重要。
在台鐵普悠瑪事故將屆滿兩周年,運安會的普悠瑪事故完整調查報告即將發布之際,《軌道》這本書於台灣出版顯得格外有意義,也值得所有關心台灣鐵道安全議題的各界人士,以及海、陸、空運輸業界從業人員及監理單位參考,並時時刻刻自我警惕。期能讓台灣的運輸安全提升,不再需要以更多受難者和家屬的血淚換取!」
——李鋼(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專任委員)
「《軌道》透過遺族淺野彌三一的近身觀點,鉅細靡遺地描繪事故之後,JR西日本龐大的企業體如何歷經混亂、推諉塞責、官官相護等官僚慣行。最後竟是透過遺族自發性的組織,加上各類專業人士的協助,耗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促成改變。遺族們鍥而不捨地追究造成事故的可能原因,最後終於取得與JR西日本經營階層合作檢視問題的機會,進而達成改善JR西日本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標。……本書深入描寫了事故後JR西日本經營階層的反應,以及事故調查和刑事偵查的過程,讓我們深刻體認到:事故是社會的結果,而對事故的處理方式,也反映了社會慣常的態度與回應方式。」
——林宗德(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
「福知山線事故是日本在平成時代最嚴重的鐵道事故,造成107人死亡與500多人輕重傷,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閱讀此書,可以了解日本社會階級服從、組織權威至上的守舊沉痾,以及遺族努力尋找真相,與龐大企業對抗的故事,值得我們省思!」
——陳威臣(旅日作家/駐日媒體工作者)
「重大公共運輸交通事故的發生,大多是龐大企業組織中細微疏失的累積,在某個臨界點爆發,第一線操作者往往成為究責的代罪羔羊。本書作者松本創在造成107人死亡的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發生後11年,重返事故現場,透過受害者家屬的觀點,探究反省JR西日本的組織文化缺失,如實呈現遺族對抗龐大的體制沉痾之過程,令人動容。」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軌道》一書點出重大鐵道事故不會只有單一肇因或肇事者,必須檢視組織文化及系統,找出結構性的問題;受害者家屬亦可從中看見,團結的力量如何促使加害者及相關單位進行改革,從而對交通運輸安全帶來長遠的影響;對於鐵路營運單位而言,本書點出了真正將安全放在首位的實際策略與執行方法。
本書作者花費了數年時間,大量訪談受害者及其家屬、JR西日本的管理階層,以及第三方專家,將各方想法詳實記錄下來,並仔細描繪這十餘年來,福知山線事故為JR西日本、日本鐵道業界與日本社會帶來的改變。誠摯邀請大家一同來閱讀此書,為台灣的鐵道安全貢獻一份心力!」
——賴勇成(台灣大學軌道科技研究中心教授)
「本書主角淺野彌三一在福知山線事故中失去了妻子與妹妹,女兒也身受重傷,而身為遺族的淺野認為,駕駛在限速70公里的彎道中,以110多公里的速度出軌,這異常的超速並不是事故原因,而是『結果』,允許駕駛這麼做的組織系統,才是真正的『主因』。淺野花了13年的時間,試圖衝撞JR西日本這個龐大的企業機器,不只尋求對方道歉,更希望JR西日本能徹底檢討事故『主因』,並提升對於安全的重視。……經歷普悠瑪事故的打擊,希望台灣的軌道運輸從業人員能夠記取過去慘痛的教訓,也借鏡日本福知山線事故的經驗,給予台鐵系統性與制度化改革的機會,別再只是靠著員工勉強維持每日的行車安全。」
——嚴文廷(非營利媒體《報導者》資深記者)
山教我的事
走過島嶼的山,聽見內心真實的呼喚
一個插畫家留學台灣的故事
「唯有更深入的認識,才能理解,並且打從心裡喜歡。
由衷的認同與喜歡,就是力量」
出生於彰化八卦山邊的插畫家沈恩民
從小就熱愛畫畫,夢想有一天能出國留學
長大後,他順利進入夢想中的設計公司、成為知名圖庫的暢銷插畫家
但就在事業爬上頂峰之際,他卻失去了提筆作畫的勇氣......
為了逃避,也為了摸索,他頻繁地走進山裡
他參加嘉明湖手作步道假期,學習用雙手作步道
他跟著熱血教官們,與活潑的國中生一起到高山進行冒險體驗教育
他與調查團隊走入荒煙漫草中踏查古道,聆聽在地耆老與文史工作者的生命故事
他跟隨台電工作人員,走進百年時光之道,發掘一段被淡忘的歷史
他報名淨山活動,以垃圾之名上山,把不該留在山上的東西帶走
他拜訪守護山林的巡山員,聽他們敘說工作的挑戰與艱辛
一次又一次的山行,他放慢了步調,多聽了一些故事,也多了一些思考的時間......
曾經,他以為自己缺乏的是出國留學的洗禮,但跟著不同的人走訪島嶼的山林,彷彿經歷了一場台灣留學之旅,不僅讓他重拾畫畫的樂趣,也重新找回了自己。
本書是作者2014年以來的山行紀錄,他以融合地理、歷史、生態、人文的方式,描繪台灣的山林,更以溫暖的筆調,記錄為台灣山林付出的那群人與那些事。
★本書特色
◎充滿探索趣味的山岳地圖:融合地理、生態、歷史、人文元素,適合慢慢欣賞,也可以當跨領域教材,包括雪山、大霸尖山、南湖大山、嘉明湖、能高越嶺西段、棲蘭、太平山、阿里山、布農祖居之地等。
◎呈現山中樸實卻令人著迷的簡單生活:白天專心走路,傍晚紥營、炊食,夜晚伴著星月早早入睡,清晨伴著鳥鳴起床。一日復一日靜謐的山行生活。
◎記錄山中人情味:生態工作者對自然保育的熱情、熱血教官對邊緣少年的關心、山友圍坐營火分享人生故事、在山屋裡拉筋聊天說笑、交換裝備使用心得。
★一致推薦
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
王迦嵐 健行筆記總監
伍元和 山屋管理員
吳雲天 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秘書長
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徐銘謙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連俞涵 演員、作家
陳秀蘭 勇氣書房店主
麥覺明 導演
劉克襄 作家、自然觀察者
蔡建福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楊世泰、戴翊庭 《折返》、《山知道》與《步知道》作者
蕭青陽 旅行藝術家
一個插畫家留學台灣的故事
「唯有更深入的認識,才能理解,並且打從心裡喜歡。
由衷的認同與喜歡,就是力量」
出生於彰化八卦山邊的插畫家沈恩民
從小就熱愛畫畫,夢想有一天能出國留學
長大後,他順利進入夢想中的設計公司、成為知名圖庫的暢銷插畫家
但就在事業爬上頂峰之際,他卻失去了提筆作畫的勇氣......
為了逃避,也為了摸索,他頻繁地走進山裡
他參加嘉明湖手作步道假期,學習用雙手作步道
他跟著熱血教官們,與活潑的國中生一起到高山進行冒險體驗教育
他與調查團隊走入荒煙漫草中踏查古道,聆聽在地耆老與文史工作者的生命故事
他跟隨台電工作人員,走進百年時光之道,發掘一段被淡忘的歷史
他報名淨山活動,以垃圾之名上山,把不該留在山上的東西帶走
他拜訪守護山林的巡山員,聽他們敘說工作的挑戰與艱辛
一次又一次的山行,他放慢了步調,多聽了一些故事,也多了一些思考的時間......
曾經,他以為自己缺乏的是出國留學的洗禮,但跟著不同的人走訪島嶼的山林,彷彿經歷了一場台灣留學之旅,不僅讓他重拾畫畫的樂趣,也重新找回了自己。
本書是作者2014年以來的山行紀錄,他以融合地理、歷史、生態、人文的方式,描繪台灣的山林,更以溫暖的筆調,記錄為台灣山林付出的那群人與那些事。
★本書特色
◎充滿探索趣味的山岳地圖:融合地理、生態、歷史、人文元素,適合慢慢欣賞,也可以當跨領域教材,包括雪山、大霸尖山、南湖大山、嘉明湖、能高越嶺西段、棲蘭、太平山、阿里山、布農祖居之地等。
◎呈現山中樸實卻令人著迷的簡單生活:白天專心走路,傍晚紥營、炊食,夜晚伴著星月早早入睡,清晨伴著鳥鳴起床。一日復一日靜謐的山行生活。
◎記錄山中人情味:生態工作者對自然保育的熱情、熱血教官對邊緣少年的關心、山友圍坐營火分享人生故事、在山屋裡拉筋聊天說笑、交換裝備使用心得。
★一致推薦
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
王迦嵐 健行筆記總監
伍元和 山屋管理員
吳雲天 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秘書長
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徐銘謙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連俞涵 演員、作家
陳秀蘭 勇氣書房店主
麥覺明 導演
劉克襄 作家、自然觀察者
蔡建福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楊世泰、戴翊庭 《折返》、《山知道》與《步知道》作者
蕭青陽 旅行藝術家
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
食農教育,溫柔的日常革命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上述各種食農議題似近又遠、千絲萬縷,考驗著我們對臺灣飲食/農業的歷史、哲思及行動的認知,而國人對這些議題的論辯豐厚程度,也將影響我們對臺灣食物的感受體會、對臺灣農業的願景勾勒,以及在臺灣力行食農教育的方向內涵。為了回答這一連串的課題,便成為《食.農》誕生的濫觴。本書作者抽絲剝繭、細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食農歷史紋理,並深入當前各個食農實踐場域深度採訪,不僅以文字見證了食農教育這場方興未艾的全民運動,也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風土備忘錄。
【身土不二.攜手推薦】
翻開這本書讓我想起我的母親陳純,以及我的童稚時光。我的母親勤儉樸實,自己種菜、養雞,照顧一家老小。她也很喜歡種樹,我家後院就有好幾種果樹,龍眼、木瓜、番石榴。那裡是我和夥伴們一同玩耍,一同長大的地方。
每每提到童年便回味無窮,但我發現現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日埋首書桌學習書本知識,卻離土地越來越遠,我們好像忘了大地母親的智慧與溫暖。
種樹,是為了下一代人種,如同農業不只是糧食生產,也是延續生態環境、農藝文化的實踐。我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只爬梳臺灣食農發展的脈絡,讓我們知道,飲食習慣和農業政策如何一步步把我們推向現代,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得好好坐下來,重新省思生命與土地的意義。
——吳晟(詩人、作家)
近年來農業困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問題日趨嚴重,咸認非得由教育著手,難以扭轉大眾的觀念與行動,因此民間團體紛紛舉辦食農教育,農委會也看出其重要性而提供計劃支持。然而各團體對於食農教育的內涵與做法容有差異,官方與民間的目標也多少不同,並不利於食農教育的進行。楊鎮宇先生適時撰寫《食.農》一書,從戰後農業發展史推演食農教育的核心宗旨,甚具說服力,可以供各界的參考,在立法院展開食農教育立法之際,更顯得本書的重要。
——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種子學》作者)
這本書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思考食農教育!臺灣的農業何以走到今日的地步?臺灣人與土地的關係何以成為今日的樣貌?臺灣人的日常餐桌又是如何走過國家介入、全球競爭與島民族群互動的複雜歷史,成為今日充滿矛盾與燴雜的大拼盤?帶著歷史的縱深,作者抽絲剝繭試圖梳理臺灣農與食的問題根源,重新確認臺灣手中尚握有的資源。正如其副標題「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本書不提供答案,但提供一個重新認識母土、建構臺灣「未來飲食」的圖像。食農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應該把這本書放到您的參考書目,它所提供的知識會給您更多的想法,成為實踐的力量!
——張瑋琦(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臺灣教育歷經多年改革,可說是遍地開花,但就某些層面而言,漫無目標的探索也成了當前教育現場的普遍現象。眼看教育工作者經常身陷各種費盡心力的教學溝通及行政雜務而分身乏術,如何說服教師在繁忙教務之餘還能放下體制內的課程進度,嘗試「食育」課程,可以說是推動理想的關鍵第一歩。鎮宇的這本書給了老師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為了臺灣的未來。學科知識的學習,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致,「學會」、「能運用」都不會是樁難事。目前的臺灣無論在「食」的議題上,或「農」的課題上均面臨嚴重的斷裂,人民與土地的距離遙遠,讓民眾對於食農議題顯得事不關己。不妨翻開本書,灌溉我們錯過的那頁食與農的歷史足跡,您將明白你我在這個當下的重要性。
——康以琳(城中國小教師)
食農教育,是一個非常難下筆的議題,不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定義和實踐哲學爭議,不只是由於它和你我的飲食、農業和土地錯綜複雜的連結,更因為它有永遠說不完,關於你我祖先和下一代,怎麼因為筷子和鋤頭牽連的故事和文化。在本書風土記憶洪流中,你會發覺沉浸於阿公田裡和阿嬤灶腳的身影故事,或者沉湎於童年面對進口蘋果和在地米香的矛盾思緒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董時叡(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長久以來深入農村研究、農民組織與農業議題,每當拾起一把稻子,總能使我感受到那飽滿的稻穗既是生命的起源,又同時是我們餐桌上的佳餚。農食裡展現的不只是生命的韌性,更是生生不息的循環,讓人、環境與農業都得以永續發展。
縮短從土地到餐桌的距離、確保食的安心與健康,透過廚藝展現當令食材的美味,藉由支持在地生產讓農耕與農藝得以延續、並使農村有更好的環境,我們每一個人都掌握了選擇的權力,而這些微小的積累,就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所有拿起這本書閱讀的讀者,必定能透過生活的實踐、透過多元媒介的分享,將食農的美好信念如同稻浪芬芳擴散!
——蔡培慧(立法委員)
從腳下這方土地出發,是《食.農》這本書的初衷。三百多頁的《食.農》,將我帶回農民貢獻的時代,也回想了在臺大農業推廣學系就讀時老師上課提到的農業政策,再走過農政機關服務時農業界的大事。我讀到了臺灣農業發展的歷史和過程、土地極限和農村發展的困境、對臺灣農業需要什麼的哲思,以及飲食文化的轉變,和因為改變造成的斷裂,字裡行間都是作者鎮宇對臺灣農業的熱情,他用時間的軸線和農業產業串起了臺灣食農教育的過去、現在和對未來的思考。
人與土地、人與文化傳統、人與人、人與食物疏離和斷裂,是本書另一個專注焦點,看到斷裂才能決定行動的方向。值此推動食農教育之際,政府能否構築全民一起努力的願景,透過不同體系的努力和合作,修補這些斷裂和疏離,讓健康的人、永續的資源、傳承的文化、美麗的環境和品質的生活成為食育和農業的目標。《食.農》是一本從哲思到行動的書。
——顏淑玲(前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秘書長)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上述各種食農議題似近又遠、千絲萬縷,考驗著我們對臺灣飲食/農業的歷史、哲思及行動的認知,而國人對這些議題的論辯豐厚程度,也將影響我們對臺灣食物的感受體會、對臺灣農業的願景勾勒,以及在臺灣力行食農教育的方向內涵。為了回答這一連串的課題,便成為《食.農》誕生的濫觴。本書作者抽絲剝繭、細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食農歷史紋理,並深入當前各個食農實踐場域深度採訪,不僅以文字見證了食農教育這場方興未艾的全民運動,也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風土備忘錄。
【身土不二.攜手推薦】
翻開這本書讓我想起我的母親陳純,以及我的童稚時光。我的母親勤儉樸實,自己種菜、養雞,照顧一家老小。她也很喜歡種樹,我家後院就有好幾種果樹,龍眼、木瓜、番石榴。那裡是我和夥伴們一同玩耍,一同長大的地方。
每每提到童年便回味無窮,但我發現現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日埋首書桌學習書本知識,卻離土地越來越遠,我們好像忘了大地母親的智慧與溫暖。
種樹,是為了下一代人種,如同農業不只是糧食生產,也是延續生態環境、農藝文化的實踐。我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只爬梳臺灣食農發展的脈絡,讓我們知道,飲食習慣和農業政策如何一步步把我們推向現代,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得好好坐下來,重新省思生命與土地的意義。
——吳晟(詩人、作家)
近年來農業困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問題日趨嚴重,咸認非得由教育著手,難以扭轉大眾的觀念與行動,因此民間團體紛紛舉辦食農教育,農委會也看出其重要性而提供計劃支持。然而各團體對於食農教育的內涵與做法容有差異,官方與民間的目標也多少不同,並不利於食農教育的進行。楊鎮宇先生適時撰寫《食.農》一書,從戰後農業發展史推演食農教育的核心宗旨,甚具說服力,可以供各界的參考,在立法院展開食農教育立法之際,更顯得本書的重要。
——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種子學》作者)
這本書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思考食農教育!臺灣的農業何以走到今日的地步?臺灣人與土地的關係何以成為今日的樣貌?臺灣人的日常餐桌又是如何走過國家介入、全球競爭與島民族群互動的複雜歷史,成為今日充滿矛盾與燴雜的大拼盤?帶著歷史的縱深,作者抽絲剝繭試圖梳理臺灣農與食的問題根源,重新確認臺灣手中尚握有的資源。正如其副標題「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本書不提供答案,但提供一個重新認識母土、建構臺灣「未來飲食」的圖像。食農教育第一線工作者應該把這本書放到您的參考書目,它所提供的知識會給您更多的想法,成為實踐的力量!
——張瑋琦(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臺灣教育歷經多年改革,可說是遍地開花,但就某些層面而言,漫無目標的探索也成了當前教育現場的普遍現象。眼看教育工作者經常身陷各種費盡心力的教學溝通及行政雜務而分身乏術,如何說服教師在繁忙教務之餘還能放下體制內的課程進度,嘗試「食育」課程,可以說是推動理想的關鍵第一歩。鎮宇的這本書給了老師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為了臺灣的未來。學科知識的學習,只要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致,「學會」、「能運用」都不會是樁難事。目前的臺灣無論在「食」的議題上,或「農」的課題上均面臨嚴重的斷裂,人民與土地的距離遙遠,讓民眾對於食農議題顯得事不關己。不妨翻開本書,灌溉我們錯過的那頁食與農的歷史足跡,您將明白你我在這個當下的重要性。
——康以琳(城中國小教師)
食農教育,是一個非常難下筆的議題,不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定義和實踐哲學爭議,不只是由於它和你我的飲食、農業和土地錯綜複雜的連結,更因為它有永遠說不完,關於你我祖先和下一代,怎麼因為筷子和鋤頭牽連的故事和文化。在本書風土記憶洪流中,你會發覺沉浸於阿公田裡和阿嬤灶腳的身影故事,或者沉湎於童年面對進口蘋果和在地米香的矛盾思緒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董時叡(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長久以來深入農村研究、農民組織與農業議題,每當拾起一把稻子,總能使我感受到那飽滿的稻穗既是生命的起源,又同時是我們餐桌上的佳餚。農食裡展現的不只是生命的韌性,更是生生不息的循環,讓人、環境與農業都得以永續發展。
縮短從土地到餐桌的距離、確保食的安心與健康,透過廚藝展現當令食材的美味,藉由支持在地生產讓農耕與農藝得以延續、並使農村有更好的環境,我們每一個人都掌握了選擇的權力,而這些微小的積累,就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所有拿起這本書閱讀的讀者,必定能透過生活的實踐、透過多元媒介的分享,將食農的美好信念如同稻浪芬芳擴散!
——蔡培慧(立法委員)
從腳下這方土地出發,是《食.農》這本書的初衷。三百多頁的《食.農》,將我帶回農民貢獻的時代,也回想了在臺大農業推廣學系就讀時老師上課提到的農業政策,再走過農政機關服務時農業界的大事。我讀到了臺灣農業發展的歷史和過程、土地極限和農村發展的困境、對臺灣農業需要什麼的哲思,以及飲食文化的轉變,和因為改變造成的斷裂,字裡行間都是作者鎮宇對臺灣農業的熱情,他用時間的軸線和農業產業串起了臺灣食農教育的過去、現在和對未來的思考。
人與土地、人與文化傳統、人與人、人與食物疏離和斷裂,是本書另一個專注焦點,看到斷裂才能決定行動的方向。值此推動食農教育之際,政府能否構築全民一起努力的願景,透過不同體系的努力和合作,修補這些斷裂和疏離,讓健康的人、永續的資源、傳承的文化、美麗的環境和品質的生活成為食育和農業的目標。《食.農》是一本從哲思到行動的書。
——顏淑玲(前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