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億|審定.推薦
臺灣犯罪作家聯會理事,百萬書評部落客喬齊安|導讀
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蕭宗瀚|解說
***
明治三十一年一月三十日凌晨,苗栗辨務署的小使遭人殘忍殺害。
被視為嫌犯的篠崎吉治,鋃鐺入獄;
在法治初入臺灣的這個時期,讓我們從各種鑑識報告,
以刀身的血跡為主軸,來記述這樁疑案的經緯……
***
「《艋舺謀殺事件》是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小說,那麼,《苗栗小使命案》也成了臺灣犯罪小說史上已知最早的第一部刑案實錄。僅僅在一年之內,さんぽん只憑一人之力,就完成了類型文學史的兩大創作濫觴,如此的開創性成就,無疑是驚人而非凡的。」——既晴
以犯罪小說嚴謹的邏輯敘事,有條不紊爬梳苗栗小使命案的來龍去脈。文中諸多的科學驗證描述,具備明治維新後的開化思維,並刻劃出獨特的時代風景。
本書虛實分明,保留嫌犯、證據、可能與本案相關的竊盜案資料,在刑案實錄的體裁下,更融入日臺同島的複雜文化背景,相異的習性會引導出截然不同的推測,讓真凶的選項益發難辨、懸念十足。
以史料的角度來看,本作在維護娛樂性的同時,更保存了日臺兩地這一段特殊歷史的珍貴紀錄,放眼日臺犯罪實錄作品無可取代。
★附錄收有さんぽん(三本)已知最後一篇短篇作品〈老車夫〉。
「全球約四成命案無法破案,苗栗小使命案是這種未破案之一。雖在命案現場與玫瑰花叢各找到疑似凶刀,經檢警偵查,鑑定證據,清查被害人與嫌犯生活,審判後也是事實無著。1898年沒有科技協助,推理是唯一辦案取徑。本書沒有假文青文字、無冤獄控訴陳腔,也無刻意故佈疑陣,事件就這樣緩緩浮現在文字上。立心既異,耳目一新,反覆閱讀也不厭倦。」——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周愫嫻
「日治時期臺灣犯罪小說蠭出,不僅臺人所撰可觀,日人的日文寫作亦琳瑯滿目,惜過去學界研究鮮少,原因在於作品散見報刊,蒐羅匪易,且文字辨識困難。既晴先生不憚辛勞,繼翻譯《艋舺謀殺事件》之後,此次再推《苗栗小使命案》犯案實錄,文中因有雙線辦案,案情愈趨曲折,而除了再現縝密嫌犯問訊、凶刀鑑定、血跡檢驗和證人傳喚、證詞比對等過程,尚涉及日本人與臺灣人問題,同時還映射出日治初期辨務署組織、法院調查、日人在臺生活概況,是值得細加玩味的迷人之作,且讓人引領期待未來能有系列出版。」——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黃美娥
誠摯推薦/
王可樂|王可樂日語
王 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李奕萱|編劇/作家
周愫嫻|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林水福|翻譯家、作家
祁立峰|學者、作家
阿善師|臺灣刑事鑑識專家
高翊峰|小說家
陳允元|學者、作家
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葉 桑|資深推理作家
蔡亦竹|日本文化研究者
顏 瑜|第三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得主
蘇上豪|金鼎獎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依姓名筆劃序)